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57篇 |
免费 | 44篇 |
国内免费 | 12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232篇 |
工业经济 | 103篇 |
计划管理 | 293篇 |
经济学 | 138篇 |
综合类 | 87篇 |
运输经济 | 25篇 |
贸易经济 | 388篇 |
农业经济 | 127篇 |
经济概况 | 156篇 |
水利工程 | 334篇 |
信息产业经济 | 2篇 |
邮电经济 | 2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26篇 |
2022年 | 33篇 |
2021年 | 31篇 |
2020年 | 32篇 |
2019年 | 30篇 |
2018年 | 13篇 |
2017年 | 22篇 |
2016年 | 31篇 |
2015年 | 49篇 |
2014年 | 71篇 |
2013年 | 67篇 |
2012年 | 88篇 |
2011年 | 126篇 |
2010年 | 89篇 |
2009年 | 81篇 |
2008年 | 120篇 |
2007年 | 101篇 |
2006年 | 96篇 |
2005年 | 78篇 |
2004年 | 70篇 |
2003年 | 104篇 |
2002年 | 84篇 |
2001年 | 83篇 |
2000年 | 67篇 |
1999年 | 48篇 |
1998年 | 51篇 |
1997年 | 37篇 |
1996年 | 23篇 |
1995年 | 38篇 |
1994年 | 33篇 |
1993年 | 20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83.
以深圳市民治片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基于SWMM模型和二维水动力学模型的城市雨洪水文水动力耦合模型,并采用历史调研资料对所构建的城市雨洪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精度和可靠性。利用所构建的城市雨洪模型模拟分析民治片区内涝情况,根据致灾因子和受灾体情况建立民治片区内涝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利用ArcGIS技术和层次分析法对民治片区内涝灾害进行风险评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城市内涝灾害风险主要受淹没情况影响,民治片区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民强社区、民治社区、新牛社区内民治河沿河下游区域,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远离民治河的民乐社区、民泰社区和大岭社区。 相似文献
84.
85.
鄱阳湖流域径流、泥沙及水质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泊,在调节长江径流、维护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及发展区域生态经济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随着鄱阳湖流域人类活动及水文情势的发展变化,鄱阳湖水环境发生相应变化.2000年以后,特别是2004年以后,鄱阳湖流域由于城市化进程加速,湖区采砂,航道整治,以及水文循环处于干旱期或水资源消耗加剧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鄱阳湖典型站的水质指标较以前变化更为频繁和剧烈.然而,相对于其他封闭型的湖泊如巢湖、太湖等,鄱阳湖污染物的积累现象非常微弱. 相似文献
86.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和海绵城市理念的不断加深,低影响开发(LID)措施日益受到各地重视。为评估LID措施的雨洪控制效果,构建基于SWMM的东濠涌流域城市雨洪模型,分析选取适合该研究区域的LID措施,分别采用重现期为0.5、1、2、5、10年的设计降雨对LID措施的雨洪控制效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LID措施能够较为有效地减小流域洪峰流量、径流量及推迟峰值时间,对初期雨水径流污染负荷也具有较好的削减作用,且径流量和污染物削减率均随着重现期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87.
88.
东苕溪流域暴雨洪水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Mann-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法和线性趋势回归法对太湖东苕溪流域多年暴雨洪水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和检验.结果表明,东苕溪流域年最大洪水对应的洪峰流量和次洪量序列呈上升趋势变化.进一步分析了降雨因素对洪水变化的影响,发现年最大洪水对应的各雨量站最大1h、3h和最大1d降雨量序列整体呈增加趋势,汛期降雨量也呈增加趋势,说明降雨特性的变化对洪水洪峰流量和次洪量的增加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89.
旱涝急转形成机理及城市防涝减灾体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旱涝急转灾害形成机理和城市防涝减灾措施等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在旱涝急转灾害形成机理方面,普遍认为旱涝急转与大气环流、太阳磁场磁性指数、季风和副热带高压有紧密的联系;在城市涝灾机理方面,目前对城市产流-汇流机制和数学模拟、城市下垫面条件改变对降雨径流过程的影响有了重大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研究城市旱涝形成机理与减灾方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截止到目前为止,针对旱涝急转机理的研究尚不够深入,对旱涝急转的成因和作用机制还没有令人信服的解释,此外目前的研究成果大多针对单一城市进行研究,对旱涝的季节性变化关注较少.今后的研究重点主要有以下3点:一是总结归纳旱涝急转发生和演变的规律,揭示“旱涝急转”形成 相似文献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