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08篇
  免费   409篇
  国内免费   205篇
财政金融   220篇
工业经济   221篇
计划管理   881篇
经济学   684篇
综合类   769篇
运输经济   61篇
旅游经济   48篇
贸易经济   522篇
农业经济   334篇
经济概况   338篇
水利工程   2042篇
邮电经济   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195篇
  2021年   269篇
  2020年   157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139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250篇
  2014年   352篇
  2013年   395篇
  2012年   437篇
  2011年   478篇
  2010年   435篇
  2009年   478篇
  2008年   503篇
  2007年   450篇
  2006年   399篇
  2005年   307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16 毫秒
171.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effects of precipitation and vegetation coverage on runoff and sediment yield in the Jinsha River Basin. Results of regression analysis were taken as input variables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adaptive network-based fuzzy inference system (ANFIS) to simulating annual runoff and sediment yield. Correlation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runoff and sediment yield a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precipitation indices, whil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vegetation indices. Furthermore, the results of stepwise regression show that annual precipita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influencing the variation of runoff, followed by forest coverage, and their contributions to the variation of runoff are 69.8% and 17.3%, respectively. For sediment yield, rainfall erosivity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followed by forest coverage, and their contributions to the variation of sediment yield are 49.3% and 24.2%, respectively. The ANFIS model is of high precision in runoff forecasting, with a relative error of less than 5%, but of poor precision in sediment yield forecasting, indicating that precipitation and vegetation coverage can explain only part of the variation of sediment yield, and that other impact factors, such as human activities, should be sufficiently considered as well.  相似文献   
172.
长峰不规则波数值模拟的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波浪数值水池研究现状,提出了长峰不规则波数值波浪水池研究亟待解决的3个问题:海浪谱的拓展、波能衰减机理讨论及长峰不规则波数值模拟精度评价标准.基于黏性数值波浪水池技术,以文氏海浪谱为目标谱,对深水长峰不规则波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数值模拟中波能衰减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基于优化网格生成和离散格式的减小衰减的方法;根据《水面船模耐波性试验规程》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误差计算,并提出了适用于不规则波数值模拟评价标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3.
李锐  孙照东  史瑞兰 《人民黄河》2012,(1):78-79,91
采用1992年7月—2008年2月黄河干流潼关、三门峡、小浪底等水质监测断面氨氮逐月浓度监测数据,分析了小浪底水库运行前后潼关、三门峡、小浪底的氨氮年通量、年平均浓度变化情况,并结合潼关自动站与花园口自动站氨氮监测数据以及断面过水流量历史记录,研究了小浪底水库对氨氮的水环境效应。结果表明:小浪底水库运行后,就氨氮指标而言,小浪底坝下断面水质达标率大幅提高;从氨氮浓度波峰出现时间来看,小浪底断面氨氮浓度变化比潼关、三门峡断面滞后,滞后时间为30~60 d;小浪底水库下泄流量越大,有效库容越小,水库对氨氮的稀释作用越小,氨氮波峰滞后时间越短。  相似文献   
174.
赵康  罗嗣海  石亮 《人民黄河》2012,34(2):131-134
简要分析了强夯模型试验设计的理论依据,讨论了强夯模型试验的相似条件,并对强夯相似准则进行了推导,提出了相似强夯模型试验和非相似强夯模型试验的概念。深入分析了强夯模型试验中严重制约强夯机理研究及工程应用的模型箱尺寸和相似比例系数选取、仪器精度及数据处理等问题,提出在模型试验中提高数据采集仪器的灵敏性和精度、建立灰色系统模型提高数据处理的精确性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5.
在建筑行业大力发展的今天,工程分包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如何让工程总承包商和分包商进行良好的成本管理,达到预期目标并实现共同发展已成为急需研究的课题。结合我国分包工程的现状,提取了影响分包工程成本管理的26个因素,而后从选择分包商、合同管理、现场控制、签证管理和支付制度五个方面,就工程分包过程中的成本管理提出了相关管理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76.
通过试验分析了粉煤灰和矿渣微粉掺和料复掺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掺掺和料后混凝土强度比基准混凝土增加,混凝土冻融循环后的质量损失率和动弹性模量损失率低于基准混凝土;当掺和物掺量达50%时,混凝土快速冻融循环500次未被破坏,说明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冻性和抗渗性,符合混凝土高性能、高耐久性要求。  相似文献   
177.
稠油掺稀多相流动规律及生产参数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塔河超深稠油掺稀井多相流动规律。根据不同的掺稀方式给出了超深井稠油掺稀井井筒中流体温度梯度的计算方法。结合掺稀特点,给出了超深井稠油原油物性模拟的修正模型,其结果与PVT曲线具有良好的相关性。通过引入井眼轨迹的描述与计算技术,解决了超深井弯曲井段的多相流计算问题。在此基础上,根据能量平衡及多相流体力学原理建立了稠油掺稀生产动态分析模型,实现了对超深井稠油掺稀生产动态的模拟和分析,并据此可对稠油掺稀比例及生产参数进行优化设计,现场应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8.
阮建飞  时铁城  顾小兵 《人民黄河》2012,34(11):146-148
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位于8度地震区,在地震荷载作用下,泄洪闸地基第Ⅱ-2地质单元沙砾石存在局部液化的可能,因此设计采用振冲碎石桩予以处理。地基振冲碎石桩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碎石桩方案能够使沙砾石层相对密度Dr大于0.75,从而消除泄洪闸地基沙砾石的液化问题;桩径为1 m、桩间距为2.2 m的方案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将动力触探击数N63.5作为碎石桩桩间土的检测依据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9.
彭尚仕  杨华全  石妍 《人民长江》2012,43(11):59-61
水布垭面板堆石坝地下电站主厂房顶拱和部分边墙的永久支护采用预应力锚杆和湿法喷射的钢纤维喷射混凝土施工技术。为了给施工提供技术参考,开展了钢纤维喷射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初步设计的18组钢纤维喷射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良好,坍落度为110~140 mm;采用8604(液)和SA160(液)速凝剂,混凝土的性能差别不大;佳密克斯和哈瑞克斯钢纤维混凝土强度优于汉森钢纤维混凝土。根据试验结果及拟合的回归方程,推荐施工中采用水灰比为0.49的一级配钢纤维喷射混凝土,现场检测的喷射混凝土实际抗压强度满足C25的设计强度等级。  相似文献   
180.
以陕西神木采兔沟水库工程为实例,对探地雷达的工作原理及实际应用进行了介绍。结合采兔沟泄洪洞洞身的质量检测对具体的测线布置、探测方法及参数选择进行了阐述,在探测中,针对泄洪洞具体形状,在不同部位共布置了17条测线,经对检测结果分析,发现导流泄洪洞底板下方虽存在疏松区域,但不存在空洞,其他部位亦无大的缺陷,不影响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