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9533篇 |
免费 | 4196篇 |
国内免费 | 1942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1893篇 |
工业经济 | 1865篇 |
计划管理 | 8355篇 |
经济学 | 6033篇 |
综合类 | 7577篇 |
运输经济 | 620篇 |
旅游经济 | 387篇 |
贸易经济 | 4909篇 |
农业经济 | 2748篇 |
经济概况 | 2812篇 |
水利工程 | 18469篇 |
邮电经济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01篇 |
2023年 | 500篇 |
2022年 | 1504篇 |
2021年 | 2496篇 |
2020年 | 1390篇 |
2019年 | 946篇 |
2018年 | 940篇 |
2017年 | 1374篇 |
2016年 | 1114篇 |
2015年 | 2300篇 |
2014年 | 3206篇 |
2013年 | 3373篇 |
2012年 | 4207篇 |
2011年 | 4133篇 |
2010年 | 4170篇 |
2009年 | 4301篇 |
2008年 | 4111篇 |
2007年 | 4003篇 |
2006年 | 3682篇 |
2005年 | 2993篇 |
2004年 | 1442篇 |
2003年 | 907篇 |
2002年 | 768篇 |
2001年 | 787篇 |
2000年 | 550篇 |
1999年 | 107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3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1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我国资源支撑粗放型经济增长已经难以承受,建立节约型社会迫在眉睫。如何构建资源节约型的产业体系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容。文章设计了资源节约型产业体系的分析框架,是一个具备资源利用现状分析层→资源利用效率分析层→应用层的三层分析流程。从重点行业和典型企业两个角度对南通市分别采用聚类分析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其产业的资源利用状况和效率,发现其产业结构陈旧、加工层次低,仍以高耗能、高污染排放的行业为主,但其资源减量和提高效益的空间较大。最后提出根据资源利用效率和污染排放确定的产业调整重点,把握调整力度,加快资源节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建立资源型战略联盟。 相似文献
42.
2010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确定了设立喀什经济特区的战略决策,喀什与中亚、南亚国家的投资与贸易往来日益增进。但从全疆第一扇中巴边贸人民币结算试点窗口看,受货币合作滞后等因素影响,喀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发展缓慢,本文对此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3.
伴随着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城市体育健身运动在人们的生活当中越来越重要。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从繁重生产劳动中解放出来,利用更多闲暇,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强身健体、愉悦身心。为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体育健身多元化的需求,应结合市民自身的需求,展开城市体育健身路径的多元建设,促进城市体育的快递发展。 相似文献
44.
45.
王亚卓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1,(6)
高速公路建设规模大、建设周期长、资源消耗集中,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环境条件密切关联,对于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影响。论文主要结合中川机场T3航站楼连接线建设项目环水保管理方面的一些经验和做法,探讨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环水保在施工阶段的管理控制要素,提出了环水保标准化管理的建议,供高速公路及其他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6.
在产业集群知识系统中政府干预措施和企业知识活动影响企业知识获取能力,进而影响集群知识传播绩效的实现。文章在相关文献综述和实地调研直观感觉的前提下,提出了研究的基本理论假设,构建了基于政府干预和企业知识活动视角的集群知识传播绩效作用的机理模型;根据文章研究的基本假设设计了概念模型中各变量的初步测量指标,在面向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测试与修正的基础上,形成研究的最终调查量表;借助于结构方程模型对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政府干预对企业知识获取和知识溢出均产生正向显著影响,且基本平衡;企业知识活动基础对企业知识获取的正向影响大于对知识溢出的影响,企业知识获取能力对企业知识溢出能力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47.
知识产权在其生成环节、传播环节、利用环节中都存在着影响社会和谐的一些突出问题。知识产权领域的权利冲突现象也日益显性化。产生不和谐的原因是多个方面的:既有制度方面的,如法律制度方面的不完善、不科学;又有主体方面的,如意识的超前和滞后双向不均衡发展;还有客体方面的,如知识产权自身的无形性特征引发的权利边界模糊、“一物多权”和“一权多用”。对这些原因的学理分析是我们解决相关问题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48.
循环经济认知误区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文中 《生态经济(学术版)》2006,(4):94-98
随着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危机的出现,世界各国纷纷提出并开始建立循环经济。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人们对其认识还存在种种误区,其中认为循环经济是一种最终实现“全新的封闭式的零排放的资源利用方式”、“可解决一切环境问题”的观点最为典型。那么,是否真的存在完美的全社会物质循环呢?实现这种循环的代价是什么?本文以物质循环为基本假设条件,应用扩张环境分析用投入产出模型对社会实现全循环的可能性进行了理论探讨.并以日本为例应用该模型对日本物质循环现状和在现有条件下实现全循环的可能性及其成本进行了实证分析,论证了在现有条件下实现全社会完美的物质循环的难点。 相似文献
49.
王生云 《生态经济(学术版)》2012,(12):60-64
在需水满足最大化、公平最大化、效益最大化的目标下,考虑不同频率下的可分配水量,结合各类用水的保证率,建立初始水权配置的模糊多目标规划模型。通过对浙江省11个地区不同频率下的水权初始分配分析,该模型能在考虑多目标、水资源频率和水权保证率等多种因素下合理配置水量,模型设置合理,并能考虑现实中可能的水资源调配手段,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