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2篇
经济概况   3篇
信息产业经济   5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1.
王宏甲 《中关村》2008,(7):88-91
曾读卢梭,知有“思想启蒙”,没想过歌声也能启蒙。我是首次从邓丽君的歌声感受到一种启蒙力量。也许她本人从未想过她的歌声具此力量,但这种力量是确切存在的。我想我应该为邓丽君郑重地写下一篇文章。她是值得我们和后代永远尊敬的。  相似文献   
42.
埃及印象     
王宏甲 《中关村》2006,(4):93-95
一埃及博物馆是世界上最多最古老的艺术珍品宝库之一。它室内的巨大雕塑作品虽不可能如金字塔那么巨大,但也相当令人震撼,它精美的黄金制品向我们展示了公元前两千多年就存在的冶炼技术和精湛工艺。埃及在公元前3200年左右建立了统一的国家,它的文明更加悠久,埃及文字的出现约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埃及出土的一艘长达47米的木船,约造于距今4700年前。所有这些,都足以让后来看见它的希腊人惊叹不已。在人们印象中,希腊哲学、数学与天文学是相当发达的。英国哲学家罗素却这样说:“没有任何决定性的证据可以证明希腊人在公元前10世纪以前是会写…  相似文献   
43.
王宏甲 《中关村》2004,(4):18-27
2003年4月,一场震惊中外的SARS瘟疫在北京爆发,中华民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突发性灾难。著名作家王宏甲在中央、市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历经近两个月的采访,先后九易其稿,写成了这篇气势恢弘、感人泪下的报告文学。这是继《无极之路》、《现在出发》、《智慧风暴》之后,作者又一部饱含心血和激情的力作。  相似文献   
44.
俗是家园     
王宏甲 《中关村》2008,(2):100-101
少年时接触到“文明”二字,感觉文明是先进的东西,大抵与陋习相对。“习”常与“俗”相联系。我们日常评价“俗”,一般不会认为这是多么高级的东西。说某人“俗气”,大抵就有看不起的意思了。与“俗”相联的词,除习俗、风俗外,有庸俗、低俗、媚俗、恶俗等,不妙的意思居多。  相似文献   
45.
王宏甲 《中关村》2010,(10):42-44
毛泽东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说“讲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张之洞既是晚清洋务运动的领袖人物.也是晚清大企业家,中国重工业的奠基人,还是晚清推动洋务运动的人才战略家.  相似文献   
46.
王宏甲  CFP 《中关村》2009,(10):106-108
赤脚走在乡路上的年华,回想起来仿佛还在昨天。不论我插队那时的村夫村妇。还是今已白发皤然的老师,他们在青春年华中也有的憧憬和奋斗以及前人的奋斗,都在记忆中激荡交融。我曾想,最牵动几代人情思和奋斗的东西是什么?世世代代,我们都崇信:天下财富均源于实物生产,以及由此形成的良知良能。  相似文献   
47.
纪念陈春先     
王宏甲 《中关村》2010,(11):24-25
1980年,陈春先下海创办了中关村第一家民营科技公司,由此衍生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虽然他的公司最终倒闭了,但你能说他是个失败者吗?  相似文献   
48.
古罗马人真正的胜利,是在征服希腊的过程中他们的头脑被希腊文明攻陷了。在埃及博物馆里则可以看到,古埃及的雕塑作品在两千多年中保持着没有多大变化的传统风格,再看希腊征服埃及期间留下来的希腊雕塑作品,能明显看到希腊人从埃及人那里学艺术,蜕变出鲜明的创新。不仅艺术上的创新,希腊人汲取了埃及和两河流域文明,在科学、哲学、航海贸易等方面都发生了创新,并深远地影响了罗马,乃至后来的整个欧洲。埃及曾先后被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征服。当希腊和罗马以创新的更高文明覆盖这片土地时,古埃及就真正成了历史。公元640年阿拉伯人攻进埃…  相似文献   
49.
王宏甲  CFP 《中关村》2007,(1):90-93
一尽管雅典奥运会非常成功地向世界展示了希腊历史的悠久和古代科技文化的发达,但在人类历史上,希腊文明是较晚出现的文明。四大文明古国是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这里面没希腊,整个欧洲在世界上都曾经是落后的。落后的欧洲,凭什么后来居上?欧洲最早的文明,如今公认为是克里  相似文献   
50.
艺术随想     
王宏甲 《中关村》2006,(5):98-101
千秋不朽的艺术节中国人对艺术的热爱以至对艺术家的感情,是不逊于任何其他民族的。有一个古老的节日为证。恐怕只有人民才能创造这个节日。千古从未停止过纪念他的就是人民。人民把绿叶和粮食创作出一个十分饱满而且有棱有角的形象,其名曰“粽”,偏旁为五谷之首,是祭祀之物;“宗”有崇敬景仰之意。人民以此致敬寄情,来纪念一位诗人,并把这种纪念变成一个节日,把哀思化作欢乐,使之走进千家万户。是谁在历史深处完成了这一高妙的造化?从此老少妇孺都得到一个屈原,中国的屈原。在我看来,那是人民同艺术家共同的一年一度千秋不朽的艺术节。它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