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5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46篇
工业经济   6篇
计划管理   137篇
经济学   78篇
综合类   12篇
贸易经济   158篇
农业经济   23篇
经济概况   84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宏观调控下一步:回归参数调控和市场化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7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04年上半年宏观经济运行数据,紧绷的市场出现了少有的乐观气氛。确实,2004年上半年的宏观数据对于宏观调控效果是一个很好的印证:GDP增长9.7%,消费价格却控制在3.6%,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11.9%,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6%。这些数据说明,中国经济目前增长仍然高速,而物价却保持稳定,因此更加严厉的紧缩政策在近期应不会出台。难怪市场因此面露微笑。但是,宏观调控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并未远去,随后的宏观调控的走向仍将构成未来中国经济运行与市场变化的最大影响因素。从2004年上半年的情况看,谈论中国经济成功“软着陆”显然为时尚早,最令人担心的增长断裂与崩溃却也未必真的出现,中国经济在激烈的宏观调控后如今正处于最微妙的短暂平衡之中。展望未来宏观经济的变化,宏观经济既有持续下滑并出现经济由热过冷这种令人担忧的可能,也因经济体中蓄积了太多的热量而有值得警惕的迅速反弹的可能,同时最大的一种可能以及最好的一种前景也在向人们招手。那就是经过短暂的激烈波动后,经济在低物价下实现持续快速和健康的增长,从而真正实现宏观“软着陆”。中国宏观经济前景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看得见的手”何去何从。展望中国经济的未来,宏观调控面临的最大抉择就是,是继续主要依靠行政手段一路前行,固守目前主要以“管住土地,管紧信贷”为主要着力点、以产业政策为取向的“行政型调控”和“产业型调控”,还是相机抉择。灵活变化,逐步退出行政型调控和产业型调控,转而采用市场化的调控措施,适时转向参数调节和市场化调控。就如同是哈姆雷特的“生存还是死亡”的抉择,行政和市场型调控的抉择亦是当前宏观调控进程中生死抉择。中国经济何去何从,市场如何变化,很大程度上就将取决于今后的宏观政策理念和操作。在2004年6月号的博士咖啡报告中,我们在国内最早预言,由于本轮经济增长的长期性,宏观调控将演变成一场“持久战”。而眼前一段“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时期,不过是宏观调控的间歇期,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本轮经济上行的力量并未消失,诸多隐忧与陷阱仍然存在,各种博弈力量伺机而动,宏观调控还将大大发挥作用。但只有以变应变,以动制动,以最小的成功寻求最高的效率,才有可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相似文献   
32.
钟伟 《中国经贸》2013,(9):89-89
2011年,笔者曾写过一篇文章叫《转型不是过年》,大意是国人习惯了高速增长期的好日子,产生了“经济数据将永远好下去,或者数据好坏与己无关”的幻觉。事实证明,经济数据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3.
钟伟 《英才》2006,(3):24-24
为什么有的人挣钱多有的挣得少,这是一门叫做“收入分配”的专门学问,用佶屈聱牙的术语去研究这个问题,不如轻轻松松地聊聊美容的经济效益。虽然说人不可貌相,但统计数据显示:也许做一回美容手术的经济效益,并不亚于历经艰辛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34.
难毕其功于一役--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伟 《国际贸易》2004,(7):8-11
2001年11月23日,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中国加入WTO议定书》中第15条确定补贴和倾销时的价格可比性,使中国在此后15年内获得市场经济国家地位成为问题。尽管目前已有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新西兰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国家地位,但美国、欧盟等在这方面尚无进展。包括温家宝总理在内的中国政府官员向西方  相似文献   
35.
钟伟 《董事会》2005,(7):100-101
近来,不少机构和学者认为,沪深股市的投资价值已经开始显现。其基本理由可以归纳如下:第一,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目前A股市盈率已经严重偏低,显示出A股已经极具吸引力。例如目前沪深300指数的市盈率约为14.6倍,如果考虑到30%的对价率的话,沪深300指数的市盈率还可调整到11.5倍左右。而目前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市盈率为19.2倍,香港恒生指数的市盈率为15.3倍,道琼斯指数的市盈率为17.8倍,纳斯达克指数的市盈率高达47.6倍。  相似文献   
36.
次贷危机后全球金融监管理论的新近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次贷危机不仅冲击了全球金融稳定也给监管体系提出了挑战.危机初期,巴塞尔委员会把监管重点放在改善流动性管理方面,而目前,全球监管体系的进展更多地集中在监管政策的协调、防范道德风险和降低救助成本方面.由于"大则不倒"的金融机构容易引发系统性风险,因此其逐步成为监管重点并有分拆趋势,监管政策也越来越具有反周期的倾向.  相似文献   
37.
笔者认为:第一,楼市库存不是7亿平方米而至少是50亿平方米;第二,楼市去库存大约需要3年,即延续至2019年,地产投资持续低迷;第三,楼市涉及约38万亿元资金,楼市泡沫破裂必重创中国金融体系;第四,土地财政已不是主要问题;第五,地产调控的政策后手较多;第六,至少在未来3年开发商财务表现可称优秀的幸运儿.  相似文献   
38.
未来我国开放基金的推出和运作是否能够达到管理层预设的目标,能否给投资者带来惊喜,不仅取决于基金本身的设立方式,更取决于其运作环境。换言之,当一场高考80%的学生都作弊时,指责考生道德低下之前,能否首先想一想考卷是否离谱?考官是否尽责?沪深股市这片旧土壤中如何孕育出开放式基金的新花朵?  相似文献   
39.
40.
近来国内部分学者和金融业内人士在反思东南亚金融危机时,出现了对外汇储备是否能够有效抵御金融危机,甚至对储备能否起到稳定汇率作用的怀疑:一是国际金融市场交易规模巨大,如目前全球外汇市场上日平均交易额达一万亿美元以上,一国以有限的外汇储备与市场力量抗衡是十分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