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4篇
计划管理   7篇
经济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15篇
经济概况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现行农业创新项目在资金管理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支出的合规性、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资金管理是非常必要的。为此,提出了完善科技创新资金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32.
三月四日,由农业部科技教育司主办、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承办的杂交水稻技术“走出去”政策措施研讨会在长沙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农业部、我国水稻主产区科研单位和杂交水稻种子出口贸易企业20多个单位的领导、专家和企业家30多人。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科研管理处蔡立湘处长作了中心发言,大会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杂交水稻技术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领先地位的成熟技术。如何使杂交水稻走向世界,是袁隆平院士的心愿,也是当今杂交水稻技术发展的迫切需要。现在,杂交水稻发展较好的是在东南亚国家,而最具发展潜力的是非洲和南美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我国的杂交水稻技术出口发展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但存在着政策措施不配套和无序竞争的现象。代表们认为,要抓住世界粮食供应紧缺,许多国家在寻求中国杂交水稻技术援助的机遇,使杂交水稻尽快走向世界。 本期摘要刊登三位同志的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3.
湖南省农作物种植结构演变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地理》2021,41(2):156-166
以传统农区湖南省为研究区域,综合运用空间集聚分析、时序变化趋势分析等方法,结合GIS技术分析1986—2016年湖南省县域典型农作物种植结构的时空演变过程、格局及阶段性特征,从环境基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等方面探讨种植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1986—2016年湖南省共出现29种农作物种植结构类型,有83个县市区进行农作物种植结构类型调整,主要调整方向为降低主粮作物的种植比例,增加经济作物和蔬菜类作物种植比例,类型丰富度呈先增后减的趋势。②从县域尺度上看,1986—2016年湖南省作物种植比例呈显著减少趋势的主要是早稻、晚稻;种植比例呈显著增加趋势的主要是中稻、蔬菜和油料,种植类型格局调整为中稻、玉米、蔬菜和油料等作物共存的种植类型格局。③农作物种植结构演化是区域自然环境基础与外部影响因素相互作用、交互影响的结果。社会发展与市场需求通过作物价格差异、劳动力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地区种植面积,助推经济作物种植比例增加;科技进步通过农业技术推动地区种植面积增加;农业政策通过宏观调控与加大农业投入保证地区粮食种植面积;环境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地区种植面积与规模;气候变化通过干预农户对作物种植类型与种植面积的选择,从而影响地区农作物种植结构。  相似文献   
34.
[目的]当前开展不同熟制的水稻产量重心变迁研究较少。文章旨在丰富我国水稻空间布局理论体系,为优化湖南水稻结构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农业统计数据,运用重心法和灰色关联法分析2006~2015年湖南不同熟制水稻产量重心变迁及影响因素。[结果]水稻产量重心位于长株潭地区,双季稻和一季稻产量重心位于洞庭湖区,分别向北偏西、北偏西、西偏北方向移动,移动距离一季稻双季稻水稻。不同熟制水稻产量区域变化呈现出不同特点。长株潭地区、湘南地区、大湘西地区的水稻和双季稻产量占比主要影响因素为单产,洞庭湖地区为播种面积;长株潭地区、大湘西地区的一季稻产量占比主要影响因素为单产,湘南地区和洞庭湖地区为播种面积。[结论]水稻、双季稻播种面积上升、单产下降,一季稻播种面积和单产下降,可能是导致产量重心分别向北、向西迁移的原因。分别以112°6'E、28°11'N,112°17'E、28°20'N,111°12'E、28°31'N为中心点,所在经线轴两侧各约90km、纬线轴两侧各约110km区域将分别是湖南未来一段时期水稻、双季稻、一季稻生产核心区所在。建议以洞庭湖地区、湘南地区、长株潭地区为重点区域发展双季稻,以大湘西地区为重点区域发展一季稻。  相似文献   
35.
湖南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对新农村建设作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通过总结湖南农民专业组织的现状与特点,对照建设新农村的要求,分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和作用,进一步提出了加快发展湖南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议:即理顺管理体制,健全内部管理,壮大规模,加大扶持力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