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财政金融   37篇
工业经济   6篇
计划管理   52篇
经济学   89篇
综合类   72篇
运输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77篇
农业经济   31篇
经济概况   115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韩士元  唐茂华 《天津经济》2005,(6):14-18,55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家、区域、城市间的各种合作不断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增强区域竞争力的一种必然的手段和务实的选择。区域经济一体化泛指两个或多个经济实体联合成经济区域的过程。就其表现形式而言,在较小范围内的两个或多个城市及周边地区通过紧密合作,实行经济一体化屡见不鲜。我们往往称之为城市带、都市圈或大都市连绵带等。  相似文献   
2.
《中国城市经济》2010,(6):I0001-I0001
铜陵是安徽省的工业重镇,是长江中下游承东启西的重要节点、泛长三角的重要城市,是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城市的重要成员。2009年,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近700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6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194元。当前,全市上下围绕提前八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幸福铜陵以及“十二五”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两个翻番”的目标,鼓足千劲、奋勇前进,全力以赴推进大建设大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大小兴安岭区域城市发展与区域互动关联的角度,展开区域城市空间分析理论基础分析,基于城市空间理论,构建大小兴安岭生态城市带。  相似文献   
4.
水,在很多时候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博大而谦逊,宽广而柔和.一座城市,有水,有河,是这座城市的福气.广州有珠江,上海有黄浦江,布达佩斯有多瑙河,巴黎有塞纳河,伦敦,则有泰晤士河.  相似文献   
5.
皖江城市带的发展思路就是与长三角地区通过产业转移等互动发展。运用EF指数分析皖江城市带和长三角地区的要素禀赋状况,发现皖江城市带在劳动、资本、农产品、教育、研发和旅游等要素上具有比较优势,而长三角地区在研发、通讯、旅游等要素上具有比较优势。并针对不同的要素特点,提出了不同的要素耦合方式,对皖江城市带承接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宋洪生  梅五汗 《时代经贸》2011,(20):70-70,122
本文在构建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皖江城市带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实证研究;探讨了皖江城市带循环经济层次分析的研究过程和结果。  相似文献   
7.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承接产业转移受到地理位置、要素禀赋、市场供求、金融支持、产业政策等因素的影响。通过选取影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20个影响因素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各指标赋予相应的权重并进行排序,得出各指标影响的重要程度。最后提出了促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人才柔性流动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才资源现状以及未来示范区建设过程中对人才资源的需求预测,并从人才柔性流动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流动路径等方面对示范区人才柔性流动机理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9.
结合承接产业转移的国家战略,对皖江城市带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优势、劣势,以及存在的机遇和威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皖江城市带发展现代物流业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当前,在皖江城市带大规模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过程中,必须创新产业承接模式,在产业承接中推进自主创新,使创新成为驱动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持续动力;否则,仍将难以摆脱单纯地依赖资源及低廉劳动力成本拉动经济不可持续增长的路径依赖,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还会持续扩大并固化。一、承接产业转移与推进自主创新基本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