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55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5篇
财政金融   1087篇
工业经济   138篇
计划管理   631篇
经济学   384篇
综合类   312篇
运输经济   53篇
旅游经济   6篇
贸易经济   1200篇
农业经济   104篇
经济概况   440篇
信息产业经济   5篇
邮电经济   2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277篇
  2013年   239篇
  2012年   254篇
  2011年   290篇
  2010年   231篇
  2009年   268篇
  2008年   290篇
  2007年   251篇
  2006年   254篇
  2005年   293篇
  2004年   244篇
  2003年   248篇
  2002年   192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一般来说,一个企业如果完全通过权益资本筹集资金显然是不明智的,因为其筹集方式使之不能得到负债经营的好处,但是风险随着过度举债比例的增大而增加,相应的企业的危机成本及代理成本的增加,使债权人风险加大,从而使其在债务契约中加入诸多限制性条款,使得公司在投资、融资及股利分配等财务决策方面丧失部分弹性.  相似文献   
22.
众所周知,负债筹资对于企业是一项重要的资金来源,几乎没有一家企业只靠自有资本,而不运用负债就能满足资金需要的。而金融机构又如何保证债务人能够及时、足额偿还债务本金和支付利息,从而形成对债务人的有效约束呢?这里我们可以从财务管理的角度上,探讨一下如何对借款企业提出一些保护条件,采用何种收息政策能更好地规避贷款风险,以及如何帮助企业建立偿债基金等问题。通常,金融机构在对企业发放贷款时一般会遵循:按计划发放、择优扶植、有物质保证、按期归还的原则。为了确保贷款的安全,从常规操作上,我们会审查贷款企业应具…  相似文献   
2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对金融领域的宏观调控和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各商业银行的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各项业务日趋规范化、法治化.但基于所从事的法律事务工作,笔者接触了大量的银行诉讼案件,通过这些诉讼实践,笔者也发现了不少在商业银行中仍普遍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对维护金融债权和防范金融风险非常不利,应当引起各商业银行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4.
25.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相似文献   
26.
27.
自1983年我国对外开放以来,多年的对外贸易业务实践告诉我们,国际贸易领域不是一片净土。有关国际金融贸易方面的诈骗及风险案件频频发生,涉案金额巨大,涉及面广,且影响深远。作为对外贸易工作者,应据此分析其原因,吸取教训,并研究对策和采取防范措施,以维护国家和企业利益不受损害。通过了解和分析下述相关案例,使我们可以在工作中保持清醒头脑,以确保扩大贸易出口,并能顺利收汇。  相似文献   
28.
陈婷 《理财周刊》2004,(10):17-19
对于中消协炮轰银行业“霸王条款”的大规模举动,积极接招并作出认真回应的仅有民营浙商银行一家,为何消费的反对之声不绝于耳,而国内的银行业一直无动于衷?浙商银行的“勇破坚冰”之举颇有意义。  相似文献   
29.
2003年6月5日,A银行将延期付款信用证项下全套单证相符单据寄给开证行,并要求开证行确认到期后(2003/8/27)将款项付至A行。  相似文献   
30.
确定产品要求的主要依据如下。1)顾客规定的要求,包括对产品交付及交付后的要求,这些通常是明示的,通过合同,订单以书面或口头方式达成一致认识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