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599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58篇
财政金融   43943篇
工业经济   2101篇
计划管理   9012篇
经济学   7501篇
综合类   2747篇
运输经济   169篇
旅游经济   19篇
贸易经济   10742篇
农业经济   3221篇
经济概况   8865篇
信息产业经济   117篇
邮电经济   355篇
  2024年   83篇
  2023年   442篇
  2022年   443篇
  2021年   655篇
  2020年   795篇
  2019年   661篇
  2018年   306篇
  2017年   691篇
  2016年   1064篇
  2015年   1963篇
  2014年   5685篇
  2013年   5018篇
  2012年   6066篇
  2011年   7019篇
  2010年   5207篇
  2009年   5638篇
  2008年   6940篇
  2007年   5557篇
  2006年   4766篇
  2005年   4825篇
  2004年   3855篇
  2003年   3545篇
  2002年   2556篇
  2001年   2305篇
  2000年   2616篇
  1999年   636篇
  1998年   734篇
  1997年   1362篇
  1996年   1528篇
  1995年   1385篇
  1994年   1436篇
  1993年   731篇
  1992年   680篇
  1991年   666篇
  1990年   507篇
  1989年   189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42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7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38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普惠金融和金融稳定性都是近年来业内热议的话题。然而,普惠金融对于金融稳定性的影响至今没有统一的结论,并且由于普惠金融数据的稀缺性和相对新颖性,有关两者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较少。为了填补这一空白,笔者使用了来自2004-2017年间140多个经济体的面板数据,从金融服务的使用情况和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两个维度考察了普惠金融是否有助于一个国家的金融稳定。结果表明:银行分支数、个人贷款率显著地降低了银行违约概率和不良贷款率,对促进经济体的金融稳定有着积极作用。在高收入国家,普惠金融的发展对金融稳定性影响不大;在中等收入国家,普惠金融的发展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有利有弊;在低收入国家,扩大金融包容性会显著增加金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13.
邱晗  黄益平  纪洋 《金融研究》2018,461(11):17-30
本文使用2011-2015年263家银行的年报数据和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基于蚂蚁金服用户数据构建的地市级数字金融普惠指数,探究金融科技的发展对银行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科技的发展实质上推动了一种变相的利率市场化,改变了银行的负债端结构,使得银行负债端越来越依赖于同业拆借等批发性资金。负债端结构的改变导致银行资产端风险承担偏好上升,但是借贷利率和净息差都有所下降。即银行选择了更高风险的资产来弥补负债端成本上升所造成的损失,但并没有将成本向下游企业转移。此外,本文还发现规模越大的银行受到金融科技的冲击越小。  相似文献   
14.
以2009-2018年中国创业板公司为样本,考察公司上市前的专利突击现象,检验专利突击行为对专利质量和经营业绩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创业板上市公司IPO前存在明显的专利突击现象,具体表现为专利申请数量在上市前激增,在上市后增长停滞;第二,创业板公司专利突击行为降低了专利质量和上市后的长期经营业绩;第三,相较于发明专利,非发明专利的上市前突击现象更明显;第四,2014年证监会关于创业板上市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对专利信息披露的有关规定改变了公司专利申请策略,申请时间前移,上市前已申请但未授权的专利占比降低.最后,企业突击申请专利会使投资者高估公司价值,从而损害投资者利益.研究结论有利于理解我国"专利泡沫"现象的制度诱因,对完善创业板制度和实现注册制转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愈加激烈。上市企业一般规模较大,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内外部环境,若不加强财务管理可能导致企业运营成本升高,阻碍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基于此,本文阐述了上市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并对当前存在的财务管理理念陈旧、财务管理人才匮乏、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技术落后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上市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成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升上市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质量和水平、优化目标成本管理流程、强化金融投资管理等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进入试点和加速阶段。国企混改主要有引进战略投资者、员工持股、整体上市三种典型模式。2013年至今,随着国企混改的不断推进,不同混改模式对公司的治理渐受重视。文章从国企混改模式的视角出发,以2013年年初至2015年年末成功完成一种或多种混改模式的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作为观察样本,聚焦不同混改模式对2016—2018年公司治理差异。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三种典型模式下,引入战略投资者的混改模式对公司的治理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7.
姚子健 《财会通讯》2021,(16):141-147
第三方涉税信息共享制度涉及多方利益,至今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成为阻碍《税收征管法》修订的重要因素.银行金融机构是税务机关获取信息最普遍也最重要的第三方机构,应专门构建银行金融机构涉税信息共享制度.一方面引入银行金融机构向税务机关的主动信息提供制度,对银行金融机构定期信息提供、大额交易信息报告做出明确规定,另一方面对税务机关从银行金融机构获取相关主体信息的范围及程序要求作出规定,限制税务机关的权力.此外,进一步完善"银税互动"中的信息互换制度,使其运行更加规范.税务机关获取信息后需要以保密义务为起点建立各种制度,保护相关主体的信息安全.在共享制度构建过程中应发挥经济法的规制性特征,强化银行金融机构的责任并引入鼓励、促进机制,引导银行金融机构涉税信息共享义务的履行,推动共享制度的实施.  相似文献   
18.
伊斯兰银行是世界金融体系的独特组成部分,了解伊斯兰银行并探讨与我国资本市场结合途径,对于发展与伊斯兰国家的经济交往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伊斯兰银行的特点,总结了伊斯兰银行发展的机遇与挑战,阐述了一带一路进程中发展伊斯兰银行对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企业价值最大化成为公司普遍追求的最终目标,如何创造价值,实现价值的可持续增长成为管理层的工作重点,而内部控制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加之金融服务市场的需求孕生了互联网金融。本文基于互联网金融企业内部控制的理论概念和基本框架。从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特性出发,分析其结合互联网技术和金融服务的运营方式,总结其内部控制与传统实体银行的内部控制在理念、模式、体系上不同。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