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2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20篇
财政金融   390篇
工业经济   136篇
计划管理   563篇
经济学   748篇
综合类   267篇
运输经济   8篇
旅游经济   6篇
贸易经济   463篇
农业经济   228篇
经济概况   478篇
信息产业经济   4篇
邮电经济   6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202篇
  2013年   187篇
  2012年   232篇
  2011年   208篇
  2010年   219篇
  2009年   183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203篇
  2006年   183篇
  2005年   244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以技术创新阶段细分为研究基点,利用2009—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超越对数随机前沿分析模型,实证检验技术研发阶段和创新市场化阶段不同金融发展模式下金融结构对创新产出与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在创新增量方面,银行体系发展对创新产出的正向激励效应显著优于股票市场发展,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对创新产出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在创新增效方面,股票市场发展对技术创新效率的正向激励效应尤为显著,银行体系发展对技术创新效率产生抑制效应,造成较大程度的技术效率损失。结果表明,技术创新量高多产、提质增效依赖于金融结构持续优化和金融发展模式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152.
收集2000—2018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产出专利申请及相关数据,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工具对其空间集聚特征进行可视化分析,并利用QAP 方法分析其关键影响因素。结果发现:①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产出空间集聚的重要特征是区域非均衡性,马太效应显著; ②强强型关联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与部分中部地区,弱弱型关联主要集中在北部地区与西南地区,弱强、强弱型关联主要集中在少部分北部、中部与南部地区;③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产出空间集聚及关联影响因素中,投入变量的R&D经费为显著正相关,R&D人员为显著负相关。溢出变量的产学研合作为不显著正相关,产业集聚、地理距离为显著正相关,FDI为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3.
畅通创新链的首要前提,是科学认识嵌入创新链的不同类型企业所承载的创新功能差异及企业间技术经济联系。利用2012—2018年我国上市公司授权专利的前向索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不同所有制企业存在异质性研发行为,国有企业研发活动更多承担了基础研究创新功能,而民营企业研发活动更多承担了应用研究创新功能。运用面板Tobit模型实证分析异质性研发知识溢出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国有企业知识溢出对企业发明专利与非发明专利申请均表现为促进作用,民营企业知识溢出对企业发明专利申请表现为促进作用,而对非发明专利申请表现为抑制作用,且作用大小在不同所有制以及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间存在差异。由此,基于创新链构建新型国家创新体系过程中,应引导国有企业优先布局高度依赖基础研究的科学领域,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并充分发挥其创新促进效应;鼓励民营企业在共性技术研究领域展开协作,规避同业竞争所形成的创新抑制效应;因企制宜、分类施策,实现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  相似文献   
154.
基于用户视角研究企业主导创新社区用户参与和新产品创意产出的动态关系。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方差分析实证检验新产品创意产出不同阶段用户参与的变化。以12个社区共2400名用户为研究对象的实证结果表明:伴随创意产出数量的阶段提升,用户参与广度和深度都逐渐提高;伴随创意产出质量的阶段提升,用户参与深度逐渐提高,而用户参与广度只在创意产出质量后半阶段有显著提高。研究结果对我国消费电子企业动态采取措施引导用户参与创新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5.
渔业全要素生产率是衡量渔业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指标。论文对国内外渔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成果主要进行了三方面系统地梳理:1.测算方法。包括参数法与非参数法两大类;2.影响因素分析。包括内在影响因子与外在影响因素两方面;3.考虑资源环境因素的渔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最后文章也提出了三个未来的研究方向:加强对不同地区的差异性研究、扩大外在影响因素的研究范围和深度、进一步将非期望产出纳入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56.
土地整治对中国粮食产出稳定性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研究土地整治对粮食产出稳定性的贡献,为制定合理高效的土地整治政策,促进粮食增产稳产提供依据。研究方法:采用H-P滤波法实证分析中国粮食产量的波动性及增长趋势,然后基于C-D生产函数,分别建立趋势产量和波动强度面板回归模型,分析土地整治对粮食产出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1)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用化肥施用量均对粮食长期趋势产生不同程度促进作用;农业劳动力对主产区粮食长期趋势影响显著为负,对非主产区却有正向影响。(2)土地整治面积和单位面积投资额均降低了全国及主产区粮食产量的波动程度,土地整治规模在全国和主产区的影响系数分别为-1.4162和-2.2215;单位土地整治面积投资额在全国和主产区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7589和-1.3509。(3)土地整治新增耕地面积对全国和主产区的粮食产量波动强度影响为正,影响系数分别为0.8018和1.3931。可能是通过土地整治新增的耕地质量较低,产出不高,导致了粮食产量波动。土地整治投入在非主产区均表现为不显著。研究结论:应继续推进尤其是主产区的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加大土地整治投资强度,建立长期稳定的投入机制,合理使用整治资金,注重提高新增耕地质量和综合生产能力,同时将土地整治投入和管理机制与农业生产系统运行机制、自然因素等有效结合,并制定差别化区域政策,以保障粮食增产稳产和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7.
我国的资本产出弹性和劳动产出弹性并非恒定不变。本文运用时变参数模型估算了变参数的资本产出弹性和劳动产出弹性,并按照生产函数法测算出全要素生产率和产出波动情况。结果发现,我国的产出波动并未出现"缓和化"趋势,相反,外生冲击和内在冲击加剧了产出波动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8.
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积极性稳定增长机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认为,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主要是没有建立起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积极性的稳定增长机制。因此,保护和调动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积极性,就必须从制度和机制层面着手,通过建立对主产区和种粮农民利益保护的长效机制,使主产区政府有抓好粮食生产的利益驱动,种粮农民能够取得比较稳定的收益或增加收入。  相似文献   
159.
采用一般的Solow生产函数建立了计算水利投入对国民经济拉动作用的数学模型,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估算了资金和劳动投入的产出弹性,并通过某省一个实例进行计算,得出某省水利投入对国民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量化数据。  相似文献   
160.
根据1982~2008年辽宁省林业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采用C-D生产函数模型,实证分析了林业投资、劳动力、林业科技进步、产权制度等要素对辽宁省林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集体林改下辽宁省林业经济整体呈快速上升趋势,27年间资本、劳动力、科技进步的产出弹性分别为0.4,0.55,0.0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7.7%,19.15%和43.15%,林改作为政策制度因素对于林业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