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578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84篇
财政金融   3265篇
工业经济   2288篇
计划管理   11663篇
经济学   5191篇
综合类   2952篇
运输经济   380篇
旅游经济   71篇
贸易经济   8017篇
农业经济   1566篇
经济概况   6936篇
信息产业经济   152篇
邮电经济   262篇
  2024年   229篇
  2023年   492篇
  2022年   628篇
  2021年   1038篇
  2020年   640篇
  2019年   780篇
  2018年   263篇
  2017年   565篇
  2016年   751篇
  2015年   1211篇
  2014年   2601篇
  2013年   2456篇
  2012年   2613篇
  2011年   3073篇
  2010年   2704篇
  2009年   2426篇
  2008年   2584篇
  2007年   2283篇
  2006年   1878篇
  2005年   1991篇
  2004年   2543篇
  2003年   2516篇
  2002年   2415篇
  2001年   1747篇
  2000年   1241篇
  1999年   324篇
  1998年   188篇
  1997年   135篇
  1996年   115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75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4年   3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观点选登     
《上海国资》2008,(6):6-6
做强核心业务需要核心人才;“鸿沟”中的张茵;80后恐慌症;米价冲击波.  相似文献   
23.
资讯     
企业聚焦国内中小电子企业倒闭约1/4,工信部拟50天1000亿投入电子行业目前,2009上海国际信息化博览会在上海召开新闻通气会,中国印制电路行业协会秘书长王龙基表示,今年国内电子行业在第四季度进入困难期,企业效益下滑25%~30%,已有1/4的中小企业关停并转。王龙基预计明年第一季度可能才是最困难的时期,不过他同时透露,工信部正酝酿在50天内安排1000亿元的救市计划,而明年更将有4万亿元人民币投入到电子电路的行业上。  相似文献   
24.
京津冀高职教育发展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津冀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高等人才,尤其是高职人才提出了旺盛的需求。京津冀三地产业结构变化和区域一体化趋势,决定了以创业为主要目标的高职人才有较广阔的成长空间。随着京津冀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的实施,必将形成和推动高职人才需求的新高潮。  相似文献   
25.
建立澜湄水资源合作领域专家库系统,为澜湄交流提供人力资源支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当前专家库系统共享渠道缺乏,数据来源单一且系统缺乏智能推荐功能.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基于画像技术的澜湄水资源合作领域专家库系统的设计思路,建立多源融合的人员信息来源渠道,构建基于时空属性的用户画像模型和人才画像模型.以新型技术为支撑,基于大数...  相似文献   
26.
《重庆与世界》2002,(1):69-69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students希望能到国外的著名学府去接触世界性的文化和知识,以期把自己"武装"成新时代的复合型人才,然后再回国发挥自己惊人的能量;也有人期望到外国去挖掘自己人生道路上的第一桶金,成为高级白领或是干脆拥有自己的公司,大展宏图……于是我们把这类人统称为"世界人"  相似文献   
27.
张箐 《经济研究导刊》2022,(31):120-122
2015年、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来到陕西考察工作,对陕西人才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其间指出了西迁精神的核心和精髓。可见,传承和弘扬西迁精神,保证高质量人才供给对陕西在西部大开发中大有作为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提升西迁精神新内涵,深入推进西迁精神“三进”,增强西迁精神的社会认同,培育更多西迁精神的接班人,努力实现西迁精神与陕西高质量人才供给契合。  相似文献   
28.
洋人才攻略     
杨丽媪 《中关村》2009,(3):38-40
随着华尔街金融危机的愈演愈烈,必将有越来越多的金融海归回流中国,也有越来越多的非华裔金融人才到中国淘金。金融领域只是全球化人才争夺战的前沿阵地。对于那些致力于全球化的企业,整合全球人才为我所用,本来就是这些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部分。而如何充分发挥“洋人才”的作用,也成为企业成功走向全球化舞台的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29.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