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50篇
工业经济   22篇
计划管理   215篇
经济学   167篇
综合类   171篇
运输经济   4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151篇
农业经济   13篇
经济概况   289篇
信息产业经济   9篇
邮电经济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价值取向多样化等现象交错发展,广大学生产生许多新的认识问题和思想困惑,大学生面临着许多价值观转型方面的挑战,也向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工作者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培育的使命,适应新形势,研究新对策。  相似文献   
142.
经济学的主旨在于利用有限的资源来最大限度地满足无限的欲望,在消费领域则体现在消费约束与无差异曲线的契合所决定的效用上.而人文教育让人在树立良好价值观的基础上拥有纯粹而高尚的情感,使得个体感知与群体和谐.该文主要探讨无差异曲线--人的偏好在人文教育的影响下实现性状的优化,从而让个人与群体尽可能同时实现效用最大化.  相似文献   
143.
李铁民 《走向世界》2013,(17):36-36
<正>广场,在济南有着特殊的意义。济南有泉城广场,这是济南的城市大客厅。这个广场,一度改变了济南的旅游形态。如今,它仍然是济南的象征,是济南人所钟爱的休闲处所。在众多的中国城市广场中,它不是名气最大的,在世界著名广场中甚至都没有位置,但它一直被朴实的济南人深深爱着。除了泉城广场,济南还有洪楼广场——这是济南最有情调的广场,西欧风情加上高校文化,使它充满了人文精神和文艺范儿。济南是座老城,历史在这里沉淀,赤霞广场有自己忠实朋友——  相似文献   
144.
艾荔丰 《魅力中国》2011,(8):262-262
人们常说渭河是关中平原的母亲河,这话着实不错。她更是咸阳这座城市的母亲河,千百年来,渭河不仅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勇敢的咸阳人,而且孕育了灿烂的古代城市文明。无论是先秦的山水俱阳,还是秦代的渭水贯都;无论是汉唐的渭河三桥,亦或是明清的咸阳古渡,渭河始终与咸阳形影不离。  相似文献   
145.
新文化地产之新,本质上表现在通过居住的文化进步来实现一种富于时代感的新型人文精神,一种由时代和民族的文化建构发展而形成的总体精神气质。这是一个经济一体化、文明全球化、艺术多样化的时代,一切都在创新中迅速地变化着。我记得曾经在台湾省台中市的博物馆里看到过一道展示人类人口数量随历史推移变化的曲线,那  相似文献   
146.
潮起江面阔,风正一帆悬.“十二五”开局之年,各地起步平稳,发展好于预期.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两岸,从黄海之滨到大漠深处,越来越多的城市提出要“建设人民幸福的城市”.从中显示出,从发展理念上已经开始转型——从看重发展速度、看重政绩、看重GDP数字,到注重民生幸福、注重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相统一.  相似文献   
147.
把重庆人旧有的地域文化性格误指为"人文精神"和把"美女、美食、美景"讹指为"人文精神"一样荒唐,如果还当作重庆的城市名片广为张扬,就更是贻笑大方。重庆人有自己的历史,有自己的文化传统,以及始终活跃在这种历史和传统中的人文价值因素,但为什么我们在进行讨论和反省时缺乏一定的历史厚度和传统底蕴?有性格不等于有人文精神,而有了...  相似文献   
148.
《白雪公主后传》是对格林童话《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的后现代主义改写。《白雪公主后传》运用互文性技巧,反映了传统人文精神的嬗变。  相似文献   
149.
胡萍 《科技转让集锦》2011,(16):228-228
语文不仅是一门基础性学科,而且还是一门人文类学科。深入挖掘与转化高中语文教学之中的人文精神,能够提高中生们的人文素养,并使其得以终身受益。本文从在语文教材中深入挖掘人文精神、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灌注人丈精神、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等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在高中语文教育中融入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50.
李集慧 《消费导刊》2009,(5):156-156
当前中学基础教育的现状是,过分强调升学的需要,人为地将教书与育人剥离。教师在教学中唯科学、唯技术、唯知识地"灌输",见"分"(分数)不见"人"(学生),见"人"(学生)不见"神"(心灵)的现象仍然严重。教辅材料满天飞,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