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7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2757篇
工业经济   107篇
计划管理   1822篇
经济学   469篇
综合类   311篇
运输经济   33篇
贸易经济   1017篇
农业经济   154篇
经济概况   504篇
信息产业经济   2篇
邮电经济   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149篇
  2014年   386篇
  2013年   390篇
  2012年   802篇
  2011年   760篇
  2010年   650篇
  2009年   813篇
  2008年   598篇
  2007年   372篇
  2006年   304篇
  2005年   252篇
  2004年   253篇
  2003年   499篇
  2002年   231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我国现行税制中存在的重复征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税制的基本框架是通过1994年税制改革建立起来的,而1994年税制改革正是以1993年宏观经济紧缩政策为背景设计的,从制度设计上没有充分考虑重复征税对经济运行的影响。本文拟对当前我国税制中存在的重复征税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免除重复征税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2.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下所得税会计处理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采用权益法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核算时,会计确认收益的时间和金额与税收确认收益的时间和金额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可作为时间性差异处理。  相似文献   
93.
钟骏华 《新智慧》2007,(5):17-18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实质上规定了我国企业所得税应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会计处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在计算过程中需进行大量的分析与判断,应用起来难度较大。笔者总结出一套方法,通过建立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项目和应交所得税的计算公式,大大减少了计算过程中的分析与判断环节。限于篇幅,本文不考虑永久性差异。  相似文献   
94.
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差异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玉兰 《新智慧》2006,(6):55-55
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是指企业在核算所得税时依据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以及税收法规对所得税费用、当期应交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等项目进行确认和计量的一种专门处理方法。具体地讲,所得税确认主要包括确认计税项目和计税时间,所得税计量主要涉及税率的选择。由于所得税费用的确认时间以及税率选择的不同,在实务中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5.
刘承智 《新智慧》2006,(11):28-29
一、企业工资支出税前扣除的基本思路 根据《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的规定,税前扣除的确认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相关性原则。结合企业工资支出来看,应在纳税年度当期确认并扣除的工资支出应当符合以下条件:①企业工资支出应在发生时而不是实际支付时确认扣除。②企业发生的工资支出应在费用应配比或应分配的当期申报扣除。③企业当期可扣除的工资支出必须与取得的应税收入相关。结合计税工资制度的相关规定,可以得出两点结论:从工资支出的性质来看,并非企业实际支付的工资支出都允许在税前扣除,只有影响年度会计利润的工资支出才允许在税前扣除;从工资支出的数额来看,超过税法规定计税工资标准的工资支出也不允许在税前扣除。  相似文献   
96.
李文宁 《新智慧》2004,(11A):27-27
一、会计处理方法的比较与选择。1.应付税款法与纳税影响会计法。我国允许企业在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中选择,笔认为,应该尽量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理由如下:①纳税影响会计法综合体现了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即当期的所得税支出与当期实现的收益相配比,属于当期的所得税支出应从当期损益中扣除,而不反映在以后各期;不属于当期的所得税支出,则不应从当期的损益中扣除。②纳税影响会计法能使税后利润得以正确反映。从某种意义上说,将税金的一部分递延到以后年度,相当于企业获得一笔无息贷款,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是极为有利的。③将来国家只颁布税法,对各行业财务会计制度的许多具体规定则放权给企业,税法与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差异将逐步扩大,从而会出现更多的时间性差异。所以,从发展的眼光看,企业应逐步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所得税的会计处理。(④在税率一致的条件下,两种方法在一定会计期内的纳税总额相等,只是各个年度上交的金额不同而已。所得税税率不是一成不变的.选择纳税影响会计法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97.
关于所得税会计中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霞 《财经研究》2003,29(5):76-80
税法与财务会计由于各自目的不同,两者很难或也没有必要做到完全统一。本文从会计角度,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2号要求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具体分析其理论基础、暂时性差异和递延税款的确认、计量与报告。文章认为,我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和世界资本市场的参与者,国家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是提供可比的和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必要前提。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在财务报表中对暂时性差异和递延税款进行双重表达的方式上看,它能使报表使用者更容易获得因暂时性差异对企业长短期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影响的信息。  相似文献   
98.
在企业的日常营运过程中,各种税种的筹划与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在对所得税进行筹划时,受其影响最为明显。这主要基于以下三个因素:第一,企业所得税法律法规和征管方式非常复杂。企业所得税的核算涉及企业日常经营的各个方面,各项收入的确认,各项费用的扣除或分摊,各种成本的归集,既涉及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又需要按税法的规定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99.
我国现行的企业所得税政策中关于无形资产方面的规定,与财政部于2006年2月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中的会计处理,有较大差异。本文主要从研究和开发支出的处理、无形资产成本的确认、无形资产的摊销、无形资产的减值、无形资产的处置和报废等几个方面,讨论两者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0.
内外资税收差异较大,既不利于公平竞争,也不符合世贸组织惯例。中国要真正崛起,就应塑造一个有利于微观经济主体公平竞争的宏观经济环境,让内外企在同一市场税收环境下公平角逐。这是关系国家竞争力的大问题。在过渡期制度安排下,两税合并对外资企业的影响甚微,两税并轨已是箭在弦上,随时待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