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63篇
  免费   410篇
  国内免费   101篇
财政金融   2497篇
工业经济   1035篇
计划管理   4115篇
经济学   3547篇
综合类   1480篇
运输经济   175篇
旅游经济   20篇
贸易经济   4721篇
农业经济   690篇
经济概况   2443篇
信息产业经济   103篇
邮电经济   148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263篇
  2022年   251篇
  2021年   288篇
  2020年   317篇
  2019年   383篇
  2018年   183篇
  2017年   369篇
  2016年   462篇
  2015年   630篇
  2014年   1343篇
  2013年   1235篇
  2012年   1562篇
  2011年   1787篇
  2010年   1659篇
  2009年   1776篇
  2008年   2011篇
  2007年   1683篇
  2006年   1399篇
  2005年   1193篇
  2004年   684篇
  2003年   563篇
  2002年   352篇
  2001年   179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76年   1篇
  19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博弈理论是当代主流经济学发展最迅速和影响最大的分支学科之一。其中,进化博弈理论由于引入了“进化稳定策略”(ESS)的概念,有效解决了博弈双方有限理性的现实问题,在解释经济管理现象时更具说服力和生命力。本文结合人民银行实际,通过构建进化博弈理论的复制动态模型,试述人民银行员工激励路径的选择及机制设计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92.
回顾三十年的国企改革历史难免陷入轻描淡写。中国国企改革犹如一幅沧桑的历史画卷:"放权让利"、"承包制"、"政企脱钩"、"股份制"、"上市"、"抓大放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产权改革"、"国资委"、"管理层收购(MBO)、""外资并购",在我国都曾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件。每个事件都曾经改变了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命运,校正着中国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93.
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政府需要通过不同方式对与中心城市发展相关的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进行介入,以避免市场失灵。在中心城市的集聚、增生和扩散这三个不同的阶段,介入方式有所不同。文章分别用三个博弈模型,对中心城市政府在三个阶段的介入背景进行了分析,就不同阶段中政府介入的形式和侧重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4.
Christina Dai 《英才》2007,(10):38-38
美国经济在千年之后并没有充分地去火就又重新进入繁荣,对下一轮经济增长不是好事,次级贷危机就是个预警信号。  相似文献   
95.
地方保护主义破坏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资源配置效率,直接影响开放、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遏制地方保护主义,发展市场经济,应推动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实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改革税收制度。  相似文献   
96.
97.
越来越明确的信号已经表明,中国的3G已经到了启动前的预备阶段,国内各电信运营商都在积极调整,聚集各方资源,着力筹备工作,等待新一轮的全面投入。此时,国内电信运营商唯有未雨绸缪,及早拟订应对策略,为今后进入3G市场提供正确的战略支持,才能在3G时代抓住机遇,获得发展,在本文中,笔者将以中国移动为例,在全面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为运营商进军3G支招。  相似文献   
98.
文章从两方面对各高校间激烈的生源竞争现象予以分析,并针对此现象运用博弈理论进行研究,对产生生源竞争现象的原因及其必然性做出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99.
在公司管理问题上,董事会和管理层之间存在一个决策和监督的博弈关系.本文通过模拟在内部控制影响下的公司内部管理博弈,探讨内部控制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00.
反假货币工作是金融机构的一项重要社会职责,对于维护货币的信誉,构建和谐社会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金融机构在反假货币工作中的行为选择,揭示金融机构在反假货币工作中努力程度的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