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73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8篇
财政金融   646篇
工业经济   102篇
计划管理   1342篇
经济学   990篇
综合类   691篇
运输经济   51篇
旅游经济   8篇
贸易经济   889篇
农业经济   153篇
经济概况   951篇
信息产业经济   6篇
邮电经济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340篇
  2013年   328篇
  2012年   373篇
  2011年   462篇
  2010年   545篇
  2009年   568篇
  2008年   437篇
  2007年   321篇
  2006年   244篇
  2005年   255篇
  2004年   248篇
  2003年   246篇
  2002年   192篇
  2001年   163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1.
民间审计的本质是民间审计在一定社会环境或条件下履行其职能、实现其目标后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由于社会经济环境是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因而审计的本质也并非是一成不变  相似文献   
82.
人民币汇率改革考验中资银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人民币升值论”喧嚣近三年后, 终于“出其不意”地在一个淡淡的黄昏尘埃落定,我国将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国际国内反响普遍强烈,犹如推倒了多米诺骨牌!那么,我国商业银行将面临着什么样的考验呢?  相似文献   
83.
孙中山(1866.11.12-1925.3.12),名文,字德明,号日新,改号逸仙,后化名中山樵。广东香山(今中山)人。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思想家。他的思想学说博大宏深。遗作编为《中山全集》或《总理全集》多种。其中有关货币理论和主张的文章虽不多见,但却是他伟大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被推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在南京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布  相似文献   
84.
对财务本质理论的讨论,在我国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述,且没有形成最终统一的结论。归纳起来,理论界主要有“货币收支活动论”、“货币关系论”、“价值运动论”、“资金活动论”、“本金投入与收益论”等观点。在我国经过二十多年的国企改革,已基本建立起以公司法人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并已进入产权深层次改革。本文从现代产权理论入手,从与产权密切相关的财权角度,对现代财务的本质作另一层的思考和表述。  相似文献   
85.
世界上成功的公司统计数据表明:通过培训每投入1元钱将获得25元的回报。因此,尽管“培训增加成本”,但是“不培训成本更大”的理念已成共识。  相似文献   
86.
87.
随着企业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传统的企业战略联盟理论的各种假设不断受到超竞争环境的冲击和挑战。资源基础论为人们研究战略联盟提供了一个新的维度。基于资源基础论的企业战略联盟实现了企业外部环境与内部资源的有效结合,以及战略资源的共享和互补,扩大企业利用外部资源的边界;构建战略联盟竞争优势创造的基本理论框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8.
89.
中国GDP最终消费的长期均衡与短期波动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依据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 ,测定了我国GDP最终消费与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水平及利率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波动效应 ,并对当前消费需求疲软做出了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90.
本文首先通过杨献珍对“单一经济基础论”逻辑矛盾的揭露和对“综合经济基础论”的论证,揭示了两者观点的根本对立,说明了“综合经济基础论”的方法论意义。继而分析了从“综合经济基础论”中经“补充论”再到“共同发展论”传承超越的异同关系,从而显示了这一理论对发展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