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9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8篇
财政金融   252篇
工业经济   63篇
计划管理   223篇
经济学   532篇
综合类   157篇
运输经济   4篇
旅游经济   8篇
贸易经济   309篇
农业经济   148篇
经济概况   384篇
信息产业经济   3篇
邮电经济   3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人力资本流动与经济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力资本无论是在地区间还是国家之间的流动,都是促进人力资本积累进而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机制。人力资本外迁并获得发达地区高额报酬的可能性,刺激了欠发达地区个人决策者的教育投资决策,从而对后一地区经济发展起到积极影响。这种影响要分为两个阶段: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人力资本外迁鼓励了人力资本投资和人力资本积累,从而为今后的经济发展进行了人才准备;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人力资本开始回流,进一步推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2.
刘渝琳 《财经科学》2003,(3):105-109
加入WTO后,产业选择将决定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竞争力,本通过内生比较利益与外生比较利益的比较,用超边际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发展内生比较优势的产业是中国参与国际分工,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23.
文章运用单位根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建立VAR模型和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等方法,实证研究了1978~2005年间中国及其四大政策区域工业和农业发展的关联性,结果显示,中国工业发展不是基于农业发展演化的内生发展,也没能有效带动农业的发展,这极大地制约着"三农问题"的解决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文章给出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4.
转型期区域金融成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金融成长机理,可分为内生成长机制和外生成长机制,前者的动因主要来自政府,后者的动因主要来自微观金融主体。市场化改革以来,随着市场机制作用的增强,我国区域金融成长的内生作用越来越明显,并将最终走向国家间接调控下的内生状态。  相似文献   
25.
26.
激活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在当前乡村振兴过程中,乡土文化应成为乡村振兴的初心、灵魂和方向,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铸魂工程。以乡土文化振兴提升乡村内在涵养,同步推进物质振兴与精神振兴,可以恢复乡村自主造血的能力与振兴动力,实现乡村生产生活与乡土文化的良性互动,从而推动乡村生产生活方式的现代化、乡村生态的宜居化,实现农业、农村、农民的协调发展,激发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27.
28.
王敏 《国际金融》2012,(8):12-17
《中国银监会关于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11]44号,以下简称《新监管标准》)实施在即。《新监管标准》下对银行杠杆比率、资本充足率、贷款损失准备三方面的监管要求,设定了银行表内外总资产与一级资本、贷款规模与监  相似文献   
29.
我国应进一步控制铜、铝、铅、锌、钛、镁以及稀有金属冶炼产能扩张,从根本上改变我国有色金属工业主要依靠冶炼扩张寻求发展的粗放型模式,引导产业走内生增长、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30.
内生创新努力、本土技术溢出与长三角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基于新增长理论的内生创新努力,分产业维和区域维运用1997—2006年面板数据,本文重点分析了本土技术溢出对长三角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从中发现:从产业维角度看,长三角产业专业化集聚环境下的本土技术溢出效应呈弱的负外部性;从区域维角度看,作为创新极的上海对江(苏)浙(江)具有正的技术溢出效应,浙江能从上海和江苏的技术溢出中受益,而江苏受益于上海的同时也承受来自浙江的负外部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