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48篇
工业经济   12篇
计划管理   60篇
经济学   107篇
综合类   38篇
运输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86篇
农业经济   27篇
经济概况   68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缪雨 《经贸实践》2011,(2):35-35
作为通胀的产物,加薪压力是浙江企业当下面临的难题.财富缩水,工资贬值,迫使工人们提出更高的薪酬要求.但加薪是否意味着进一步稀释企业的利润?在"用工荒"和"稳员工"之间,如何找到平衡点?一些企业意识到,薪资上涨是大势所趋,在高成本时代,企业只有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加强创新能力,才能平静面对'刘易斯拐点".  相似文献   
92.
樊百乐 《中国报道》2011,(11):80-80
《批评官员的尺度》[美]安东尼·刘易斯著何帆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版推荐理由:借由此书提出一个不太为人注意、但时下却极具现实意义的问题,引人思考:"在批评公众人物的时候,是否必须言之有据?"法治社会的进程中,言论自由与诽谤之间的纠结关系往往最先映入人们视野。理想中的言论自由国度,媒体界往往泥沙俱下,各种靠耸人听闻挖掘名人隐私的小报畅行无阻,  相似文献   
93.
介绍了中国“人口红利”问题的由来,以及对其是否会消失提出看法,并且还对如何应对这一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4.
本文通过建立计量模型,使用面板数据分析影响我国城乡收入分配的多种因素,以验证"库兹涅茨假说"在我国的适用性,研究表明:"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在我国是适用的,且我国还未达到经济增长引起收入分配差距缩小的拐点。最后,本文提出实现"包容性增长"的政策目标需要政府对"三农"进行政策倾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5.
从沿海蔓延到内地的日益严峻的民工荒与国内日趋严重的粮食安全危机预示着中国经济的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它对中国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果不能充分利用刘易斯拐点提供的历史机遇,积极促进中国农业生产模式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现代的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就可能进一步恶化,城乡差距将进一步扩大,现代化努力也将可能功...  相似文献   
96.
与往年不同,“用工荒”开始在我国全面上演,刘易斯拐点重新成为热点争论的话题。本文详细阐述了刘易斯拐点,通过研究中国劳动力市场判断刘易斯拐点并未到来。分析了我国出现“用工荒”的原因,结合中国特有的两元经济结构,提出了解决“用工荒”的建议,以帮助中国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97.
我国终将会面临"刘易斯拐点"的到来,然而"刘易斯拐点"牵涉到的人口、就业与经济发展的诸多关系尚存认识上的分歧和疑点。不管是从实证经验上还是从理论逻辑上看,"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就业机会的增加"是值得质疑的。"刘易斯拐点"是形成一个健康的劳动力市场制度的良好契机,它将摈弃此前不论有多少新增就业、工资都不会涨的典型二元经济发展模式,在这一拐点后劳动供给不再无限、工资上涨、人均收入得到实质性增长,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8.
本文从劳动力供给变化的角度,对我国未来经济潜在增长率进行了趋势分析,得出了我国经济增长将在"十三五"阶段放缓,在"十三五"末期"下台阶"的结论。同时,就我国如何能平稳渡过"刘易斯拐点"后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的阶段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
世界经济纠结于危机与通胀之间,似乎短时间难见分晓,还有个不断四处滋扰生事的流动性过剩围绕在新兴市场国家上空,政策选择面临诸多困境,需要重新审视中国近年来的货币政策、外汇管理等相关制度,关注世界货币体系尤其是美国央行新推出的QE2政策及其可能对中国通胀形成的外部冲击。本文按时间维度结合三种成因对通胀进行两维剖析。结论是:中国的通胀已经进入长期上行通道,成因主要包括:通胀预期、人口红利的消失、生产成本的提高。未来通胀治理将是政策调整的主要方向。面临的最大威胁是"滞涨"现象的出现。  相似文献   
100.
谁的拐点?     
如果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将宣告人口红利的终结,那么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及拆迁保障政策的施行也将宣告土地红利落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