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45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27篇
财政金融   8997篇
工业经济   266篇
计划管理   2091篇
经济学   2332篇
综合类   1051篇
运输经济   31篇
贸易经济   2841篇
农业经济   419篇
经济概况   2350篇
信息产业经济   9篇
邮电经济   42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208篇
  2020年   220篇
  2019年   210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279篇
  2016年   433篇
  2015年   787篇
  2014年   1941篇
  2013年   1560篇
  2012年   1451篇
  2011年   1309篇
  2010年   889篇
  2009年   934篇
  2008年   1251篇
  2007年   1029篇
  2006年   1011篇
  2005年   1173篇
  2004年   1326篇
  2003年   1045篇
  2002年   766篇
  2001年   631篇
  2000年   478篇
  1999年   154篇
  1998年   125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128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112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115篇
  1990年   81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自1984年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到1994年,我国的货币政策主要采取直接调控方式,即通过控制贷款规模来控制货币,当时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贷款规模。随着金融机构多元化的发展和国际收支量的扩大,直接调控的局限性逐步显现。从1995年开始,我国采取了目前的非完全型的间接调控方式,即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基础货币,并将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执行5年来,这一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与最终目标(经济增长)的关联度如何?区域性人民银行的可操作性如何?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对我们有何启示?我们在此做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92.
993.
994.
商业银行如何应对外币利率市场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一直在逐步探索中:1996年国债开始尝 市场发行,部分国发行利率实行市场招标,同年6月,同业拆借利率放开,由拆借双方根据市场供求状况自主决定;1998年,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的发行实行利率招标;1998年10月和1999年9月,央行两次扩大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1999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放开外资银行人民币贷款利率,同年10月以进一步放开对保险公司5年以上、3000万元以上存款的利率;随后,对股票质押融资及其利率确定也在原则上放松了管制。从2000年9月21日起,放开外币货款利率,由金融机构根据国际金融市场利率的变动情况以及资金成本、风险差异等因素,自行确定各种外币贷款利率及其计结息方式。大额外币存款利率由金融机构与客户直辖市确定。300万美元以上或等值其他外币的大额外币存款,其利率水平由金融机构与客户协调确定,这一改革措施的出台,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的历史性一步,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深化的重要内容,在市场经济中,作为资本的价格,利率通过对资本的配置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市场形成利率的机制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在产品市场价格理顺后,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是我国经济市场化的必然选择。从金融深化的重要步骤,也是我国金融业应对WTO的重要内容。那么,作为外币利率市场化的主要参与者--商业银行,净如何面对这一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995.
996.
利率市场化的风险是:利率变化引起的风险;金融体系的脆弱引起的风险;国有企业高债率引起的财务风险及进而演化的破产风险;非国有企业由于利率的不规则波动引起成本不确定性增大;金融衍生工具的应用削弱了央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能力,使利率调控变得艰难而引起金融风险;市场化的利率使各项风险变得集中起来。风险控制的措施有:对商业银行进行改造,使之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实体;理顺银企关系,进行国企改革;央行加强对本国利率水平的调控;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弱化信息不对称,增加央行的政策透明度;充分地发展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997.
外币利率市场化将给我国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带来机遇和挑战,其对税收带来的影响也会是多方面的,针对现行税制,相关经济税源及征管等方面受到了冲击,建议积极展开相关课题的调查研究,密切关注经济税源的变化情况,建立和完善相关税收制度,尽快出台与利率市场化相适 税收管理方式和手段,加强与国内外金融部门之间的联系,不断提高征管人员的素质。  相似文献   
998.
王伟  黄荣龙 《新金融》2001,(6):11-12
实行利率市场人旨我国金融业走向国际化的必不可少的步骤,目前我国金融体系尚不健全,金融市场发展并不完善,金融监管的效率未能充分发挥,因此,实行利率市场化只能采取渐进式的方式,需要一个慢长的创造条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商业银行应积极进行自身的体制改革,强化内部管理手段,采取有效的利率风险管理策略,以避免利率波动可能给商业银行带来冲击。  相似文献   
999.
一、三年来武汉辖区贯彻落实货币政策概况 1998年至今,武汉分行辖区各级金融机构认真贯彻实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在坚持信贷原则,防范金融风险,保证贷款质量的基础上,合理增加贷款投放,努力优化金融服务,金融运行总体平稳,确保了辖区国民经济出现快速回升的良好局面.与此同时,各级金融机构在贯彻实施货币政策过程中,通过积极的、主动的和创造性的工作,探索出了一些符合本地区实际的,有利于货币政策贯彻实施的好的经验和做法,辖区货币政策执行效果逐步显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00.
王煜 《中国金融》2001,(7):29-32
一、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现状  改革开放前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是 :人民银行→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企业 ,基本上没有商业银行和金融市场 ,传导过程简单直接 ,从政策手段直接到最终目标。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 ,随着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和金融机构的发展 ,货币政策形成“中央银行→金融机构→企业”的传导体系 ,货币市场尚未完全进入传导过程。进入 90年代以后 ,金融宏观调控方式逐步转化 ,货币市场进一步发展 ,初步形成“中央银行→货币市场→金融机构→企业”的传导体系 ,初步建立了“政策工具→操作目标→中介目标→最终目标”的间接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