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6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10篇
经济学   10篇
综合类   5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0篇
农业经济   9篇
经济概况   33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大陆桥视野》2009,(2):16-16
中国铁路部门计划2010年修建两条铁路卣通中亚,即中(中国)吉(吉尔吉斯斯坦)乌(乌兹别克斯坦)铁路和计划与哈萨克铁路接轨的精(精河)伊(伊宁)霍(霍尔果斯)铁路。  相似文献   
12.
卡拉角勒哈是哈萨克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对于其形成时代,各种文化类辞书或介绍性文章中都模糊地说大概在几百年前.随着研究的深入,学术界对其形成年代的基本认识提出质疑,本文也就哈萨克族民间舞蹈卡拉角勒哈的源流陈述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14.
酷暑时节,到曾被称为“中国第二冷极”的可可托海,仿佛一下子就进入了金秋时分.小镇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富蕴县城东北48公里的阿尔泰山间.额尔齐斯河刚好从镇中穿流而过,便是镇名的来历.哈萨克语里的可可托海,意思是“绿色的丛林”;蒙古语则意为“蓝色的河湾”.  相似文献   
15.
李婷 《房地产导刊》2005,(20):68-69
我国的哈萨克族主要分布于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和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少数分布于甘肃省阿克赛哈萨克自治县和青海省海西蒙古族哈萨克族自治州。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布。哈萨克族人口数为125.0458万人,其中绝大多数集中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使用哈萨克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克普恰克语支。哈萨克旅工艺美术丰富多采。妇女会制作毡房、各种毡制品、毛制品和服饰。不少男子会制作木器、铁器和骨器。用金银、玉石制作的各种装饰品造型艺术水平较高。哈萨克族爱好音乐.能歌善舞。民间乐器有“冬不拉”。  相似文献   
16.
近日,新疆哈密地区巴里坤县选送的哈萨克族手工绣品挎包、角制品双盘羊、兰州湾子休闲农庄园区等三个创意作品成功入选全国休闲农业创意精品竞赛活动。据悉,全国休闲农业创意精品竞赛活动是由国家农业部主办,以“创意提升农业休闲改变生活”为主题,围绕“展示成果、研讨理论、推进产业”的总体目标,其目的就在于通过组织开展全国休闲农业创意精品大赛,研讨交流休闲农业创意理论,促进休闲农业创意精品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李多秀 《企业导报》2010,(10):171-171
哈萨克族传统医药的知识产权是哈萨克族人民发明创造和智力劳动成果的财产权。由于知识创造主体不明确,部落间传承性不能有效地保护其权益。对哈萨克族传统医药的知识产权保护现状进行了分析的基础上,阐述其知识产权保护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历史上哈萨克民族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因而其饮食习惯也与赖以生存的畜牧业紧密相关.大多数哈萨克民族牧民长期生活在草原上,以放牧为主,所享受的医疗条件相对有限,所以茶、 奶、 肉、面既是他们的主食,也是他们的药物.在日常生活中,他们采用了具有哈萨克族民族特色的"原汤化原食"的食疗方法,逐步形成了特殊的草原食疗文化.  相似文献   
19.
2013年春节期间,西北综合运量最大的国家一类公路口岸——霍尔果斯口岸通关车辆川流不息,7天完成出境转关货物查验566集装箱,铁路口岸完成过货量1.47万吨。仅仅两年时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吸引投资增长7倍多,到位资金81%来自新疆以外企业。“向西,开放1”这是霍尔果斯发展中的自我选择,更是中央赋予的历史使命。作为我国最年轻的“特区”之一,霍尔果斯正充分发挥地缘、政策优势,开辟中国向中亚、西亚乃至欧洲开放新通道。“党的十八大提出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霍尔果斯正当其时。”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党委常委、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陆民说。  相似文献   
20.
定居是目前发生在新疆游牧社会中的日益普遍的现象,定居也是游牧社会文化变迁的重要因素。对定居的哈萨克族牧民传统生计方式的变迁及社会适应问题的关注,目的是探讨目前哈萨克族牧区牧民定居后生计方式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在传统与现代中选择未来的趋势和走向。昭苏县是新疆实施退牧还草、牧民安居工程的典型地区,以该县喀夏加尔乡斯木塔斯村为个案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定居后农牧民文化变化的群体特征。通过个案分析,发现他们因定居产生的问题和解决这种情况的方法,通过建立多层次的社会心理疏导机制,来缓解牧民的社会冲突,消除牧民的社会心理障碍,使牧民定居逐渐步入和谐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