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242篇
工业经济   24篇
计划管理   151篇
经济学   194篇
综合类   93篇
运输经济   8篇
贸易经济   338篇
农业经济   42篇
经济概况   220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176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如果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21世纪会有长足的发展,那么,同样可以预言的是,21世纪中国民营经济也将会有长足的发展。为了21世纪民营经济的长足发展,我们应当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开拓理论。1.应当深刻理解和领会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中关于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重组的论断,真正体会这些论断  相似文献   
172.
构建国际品牌商品的国内安全体系,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一些方面着手:取消跨国公司享有的“超国民待遇”、健全国内对产品质量监管的法律、法规,加强政府部门对跨国公司的监管。  相似文献   
173.
174.
资本外逃是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困扰我国的一大难题,我国资本外逃的主要成因有:一是金融压抑、不完善的私人财产保障法律体系和对外资的超国民待遇;二是洗钱。而洗钱越来越成为我国资本外逃的主要原因。所以对中国资本外逃的预防关键在于加大反洗钱力度。  相似文献   
175.
自从我国“入关”谈判和加入WTO以来,“国民待遇”一词逐步成为中国老百姓的“日常用语”,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国民待遇原则,是指在国际经济交往中,一国在经济活动和民事权利方面给予其境内的外国国民不低于其给予本国国民享受的待遇。“国民待遇”一词最早出现在贸易条约中,是缔结贸易条约的一项法律原则,关贸总协定  相似文献   
176.
吕萍 《大经贸》2006,(7):17-18
外资企业在华20多年深耕细种,于中国逐渐开放的不同领域中寻求财富,超国民待遇如影随形,让“超级大国民”们不亦乐乎。  相似文献   
177.
在我国“三农”问题具有普遍性,即使在经济和城市化发达地区同样存在“三农”问题,说明“三农”问题的解决,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只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不是主要的因素。“三农”问题有其更深层次的因素,破解这些因素才能从根本上认识和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78.
在中国加入WTO以后,外资优惠措施是否符合国民待遇原则的讨论日益激烈。一种观点认为,外资优惠不符合WTO国民待遇标准,应予取消,而另一种观点却认为外资优惠待遇符合国民待遇中“不低于”的规定,并不违反WTO规定,不应取消。本文认为,WTO国民待遇标准并未涉及各国有关外资的优惠待遇,不能作为评判外资优惠合理性的标准,WTO外资国民待遇规则已经在我国法律中得到落实。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确立,在构造和谐社会的新阶段,逐步取消外资优惠,为国内外投资者搭建平等竞争法制舞台,是现实的选择。一、什么是外资国民待遇利用外资是我国…  相似文献   
179.
我国入世后,随着经济全球化、投资自由化过程的不断发展,我国作为WTO成员、国际多边和双边协定的缔约国,在履行权利的同时,也承担了相应的义务。审视我国有关国民待遇制度的利弊得失并积极寻求完善我国双边投资立法的对策,对于改善我国的投资法律环境和实现内外资的平等待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0.
金融业开放效应分析与政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2006年底我国金融业将全面开放,外国金融机构在我国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业将不再受到经营对象、服务地域和业务种类的限制,同时;外资金融机构将会适用国民待遇原则,监管当局将对内外资金融机构在税率、土地、基础设施等方面采取统一政策。同时随着我国金融业开放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我国金融业的市场结构和竞争格局、政府监管水平、国内金融业竞争力也会发生很大变化,正确识别金融业开放的积极效应和负面效应,制定适宜的能够协调内外经济均衡的宏观经济政策,防范金融开放导致的金融风险成为当前政策制定的核心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