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21篇
工业经济   3篇
计划管理   39篇
经济学   44篇
综合类   23篇
运输经济   3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41篇
农业经济   5篇
经济概况   87篇
信息产业经济   2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71.
魏杰 《山东经济》1999,(5):29-30
一、为什么要推进教育产业化  教育产业化对我国的经济及社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种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从对宏观经济的作用来看,教育产业化非常有利于扩大内需,刺激需求增长,解决目前需求严重不足的问题。人类有两种需求,一种是物质产品需求,一种是精神产品需求,精神产品需求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教育需求,因此,扩大内需,刺激需求,其中应包括刺激教育需求。尤其是应该看到,目前我国的教育需求具有需求旺盛,居民支付能力强的特点,甚至比居民住房需求及购置小汽车需求还旺盛。也就是说,教育需求只要…  相似文献   
72.
一、高校价值链会计管理系统框架 高校作为政府预算投入的主体,是以增进国民素质、促进社会知识积累和技术创新为总体目标,通过“投入-成本-产出-效果”行为来反映高校总体目标和各项子目标价值链的价值增值全过程。该过程各行为节点上表现出行政主体、教学主体、科研主体横向的价值增值单元上的价值活动。“所谓价值增值单元是指那些业务性相同或相似的价值增值活动的集合体”(于富生、张敏2005),也表现出学校主体、学院主体、系及教研组主体、研究所主体纵向的价值增值单元上的价值活动,还表现在学校内部不同主体之间、甚至延伸到学校与学校主体之间、学校与企业主体之间、学校与科研院所主体之间、学校与社会其他主体之间等价值链联盟上的交叉价值活动。  相似文献   
73.
<正>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为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特制定本规划纲要。  相似文献   
74.
高中物理教育也是国民素质教育的一门课程,但并不是培养物理专家的。而我们以往的教学,过分强调对知识点的学习,过分强调深入研究,过分强调物理的系统化,却并不重视学习过程。因此,新课程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倡导学生勇于质疑、敢于争先,积极竞争,激发学  相似文献   
75.
我们这个曾号称"礼仪之邦"的国家发展至今,人们为什么会普遍认为我们的国民素质还不够高?特别是我们的孩子讲文明、懂礼貌方面有一定的差距.我们的学校有不可推卸的教育责任.  相似文献   
76.
衣春玲 《中国市场》2009,(27):96-96
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一直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形态,然而,就目前情况看,国民素质现代化和人类社会现代化并非和谐同步,有的国家或地区甚至出现了背离现象。本文力求从二者互为条件、互相依存的辩证关系入手,探讨二者和谐同步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77.
1993年就公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学校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可现实的情况是:素质教育天天讲,应试教育仍大行其道。  相似文献   
78.
付玉伟 《魅力中国》2010,(10):140-140
党中央和国务院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全民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的学生,全面提高学生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装变,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方向,也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次革命。  相似文献   
79.
微天下     
《东北之窗》2012,(15):12-13
@思想聚焦所谓大国崛起,一定不仅是经济上的崛起,而是精神、文化、体制、科技、国民素质、人民生活各方面的崛起.对于普通老百姓,是收入崛起、住房面积崛起、护照免签国家数量崛起、食品安全崛起、医保社保崛起。一个真正的崛起,就是外国人再也不会说:"不用害怕中国人,他们只会造电视机和吃饭。"  相似文献   
80.
论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进步是经济发展的源动力,而从就业的角度来看,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却并不总是正的,即同时存在挤出就业和促进就业两方面的效应.挤出效应包括节约劳动和引起的人口"相对过剩";提高劳动生产率从成本取得更多的利润和对相关产业发展的影响又促进了就业.发展适用的技术、提高国民素质和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是防止技术进步的就业挤出效应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