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12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51篇
财政金融   4977篇
工业经济   1075篇
计划管理   5464篇
经济学   4080篇
综合类   2194篇
运输经济   278篇
旅游经济   42篇
贸易经济   3844篇
农业经济   2034篇
经济概况   4494篇
信息产业经济   31篇
邮电经济   62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316篇
  2022年   330篇
  2021年   395篇
  2020年   446篇
  2019年   409篇
  2018年   167篇
  2017年   361篇
  2016年   516篇
  2015年   782篇
  2014年   2001篇
  2013年   1597篇
  2012年   1884篇
  2011年   2135篇
  2010年   1905篇
  2009年   1919篇
  2008年   2208篇
  2007年   2029篇
  2006年   1641篇
  2005年   1703篇
  2004年   1046篇
  2003年   1322篇
  2002年   908篇
  2001年   770篇
  2000年   735篇
  1999年   228篇
  1998年   165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91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包装是门学问,因它是人最直观的视觉体验与感受承载主体。随着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的兴起,智能包装代替传统包装成为新潮流,具有“科技基因”的中包物联网则利用自身优势,让包装“有思想”。  相似文献   
962.
2018年以来中国经济平稳运行,物价水平稳定,就业形势整体向好,经济增长质量稳步提升。不过,当前中国经济仍然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尤其需要警惕消费增速过快下滑、宏观税负进一步加重、民间投资复苏乏力、部分企业效益状况显著恶化、去杠杆过程中金融体系不稳定性加剧等主要风险点。此外,杠杆率高企是现阶段中国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而且中国的杠杆率在不同部门之间以及各部门内部均体现出明显的结构性特点。为此,中央在2018年专门提出了“结构性去杠杆”的新思路。在“结构性去杠杆”稳步推进的大背景下,宏观政策既要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谨防去杠杆带来的经济增速超预期下滑风险,又要激发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促使经济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63.
964.
游宗君  周鹤立 《银行家》2020,(3):124-128
现代金融体系的运转,离不开信用的支撑。征信作为个人信用体系中的关键环节,奠定了个人信用风险管理的基础。相对于发展较为完善的企业征信业,目前我国个人征信业竞争度较低,个人征信体系显露出诸多弊端。首先,经营主体单一集中。从我国目前个人征信业的发展来看,个人征信体系的建设以政府主导型为主,征信机构的经营主体主要为国有机构,民营机构数量少、规模较小,数据收集困难,缺乏竞争力。  相似文献   
965.
966.
967.
本刊讯2月5日,财政部印发《关于委托第三方机构参与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财预[2021]6号,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了委托第三方机构参与预算绩效管理的工作重点和范围,提出应当聚焦于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和本部门或单位主体职责的政策和项目,工作范围主要包括事前绩效评估和绩效目标审核、绩效评价或评价结果复核、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制定等。  相似文献   
968.
本文主要是对我国企业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分为三部分,首先,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我国企业债的现状,其次,就现状分析得出现存问题,最后,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给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69.
专业评价对专业建设具有导向、促进作用,如何通过专业评价来加强和改进专业建设,这是专业评价工作的主要目的和落脚点,也是高校管理者和专业建设相关人员考虑的主要问题。为此,就此谈谈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970.
随着各国逐步将宏观审慎监管应用到金融系统性风险管理实践,宏观审慎政策的有效性逐步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重点。本文从两个维度分析了我国宏观审慎监管政策的有效性:在监管工具有效性维度,实证分析了我国应用宏观审慎政策工具控制系统性风险的效果,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实施的大多数宏观审慎监管工具达到了预期效果;在政策协调有效性维度,通过简化的银行业资产负债表,模拟分析了货币政策、宏观审慎监管、微观审慎监管等多种政策对银行业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政策决策和协调机制方面的缺陷,我国2008年后的各个阶段分别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政策抵消"或"政策超调"。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