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76篇
工业经济   3篇
计划管理   52篇
经济学   120篇
综合类   111篇
运输经济   5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86篇
农业经济   10篇
经济概况   110篇
邮电经济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宪政儒学的传统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儒家丰富多元的政治传统中,宪政儒学基于善治理想的追求,表现为对政治法度之根本构造的关切和知行,围绕政治权力的安顿、规约和限制生发出宪制论述与实践证成两个方面.它与主要由法家型塑的专制性力量之间的对抗,决定了华夏政治文明的优劣与蹎踬.本文概要介绍了近世宪政儒学的三重潮流,初步阐述了其中的重要议题,揭示出宪政主义传统的古典和潜在形态.这种努力试图为宪政主义的共业接引故国文明的地气,推动我们进一步思考如何在宪制秩序的维度上理解善治与自由.  相似文献   
22.
儒家是内圣之学,更是外王之学。诚心、正意、修身,指向齐家、治国、平天下。晚近以来之儒者如现代新儒家,虽有外王的民主指向,究竟侧重发展儒家内圣之学。至其后学,更将儒家化约为"儒学",从"哲学"、"文化"、"教育"等角度探讨儒家,刻意回避儒家之外王面相。这必将导致儒家与现代社会脱节,令其沦为可有可无之点缀。我们相信,今日儒家并未亦也不可能"博物馆化",她必将参与现代中国治理秩序之塑造和再造。此乃儒家之天命所在,亦为中国之天命所系。2011年5月14日至15日,由《开放时代》杂志社和广东信孚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儒学与现代社会治理"学术研讨会在广州从化举行。此次会议旨在凸显儒家之外王面相,以儒家精神与智慧,参照儒家治理规划之历史实现形态,探究儒家治理现代社会之可能性、技术和制度。与会学者就现代社会转型、宪政实践、普世价值和社会制度建构等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对儒学在中国历史上的价值地位、儒学在当今国内外政治格局下面临的困境及其在未来世界秩序形成过程中肩负的使命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为儒学资源参与现代社会治理提供了一些富有启发性的思路。以下内容根据会议现场录音整理编辑,因时间关系,未经发言者校订。  相似文献   
23.
经济改革与宪政转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讨论了经济改革与宪政转型之间的关系。作者用劳动分工网络的超边际分析来研究经济转轨,并把这种超边际与宪政经济学、新经济史学派以及国家经济学派的观点结合,来研究中国经济转型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24.
宪政审查制度起源于美国,美国建立了普通法院宪政审查制度。而后来法国效仿美国不成,却另辟蹊径,建立了专门宪政审查机关。比较两国宪政审查制度可以得出以下启示:宪政审查是必要的;宪政审查与议会至上并不矛盾;一国宪政审查模式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传统。  相似文献   
25.
宪政不仅是一种制度安排,更成为现代人类普遍的信仰和生存方式。由于其饱含着对人类自身尊严的尊重,而使得立宪成为世界性的发展趋势。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的变化,尤其是经济体制的转变,为中国融入宪政这一过程创造了有利的环境。  相似文献   
26.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农民的民主、法治、权利和平等的思想与观念逐渐增强,农村基层治理模式和民主政治体制面临着变革和调整的重任。宪政是人类政治文明的结晶,是最能实现人类民主、法治和人权的政治制度。应遵循宪政化的基层治理制度,坚守宪政化的基层治理立场,形构宪政化的基层治理思维,构建宪政化的基层治理模式,导入宪政化的基层治理文化,遵守宪政化的基层治理原则,搭建宪政化的基层治理秩序,塑造宪政化的基层治理农民,培育宪政化的基层治理组织。  相似文献   
27.
宪政视域下的财政权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的财政权如果得不到规制,必将遭到滥用.宪政是财政权规制的根本手段,对财政权的规制是宪政的精神所在.我国宪政的缺失导致政府财政权力的滥用,必须进行财政立宪,但该进程受到政治体制与行政管理体制的制约.  相似文献   
28.
加强大学生宪政意识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宪政素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对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要求,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院校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目前高校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是单纯地对法治教育、法律基础课进行探讨,对大学生宪政意识培养工作的深入研究比较少。所以,做好对大学生宪政意识的培养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9.
李灿 《企业家天地》2009,(7):196-198
宪法监督与宪法相伴而来,通过两百多年的宪政实践,宪法监督充分展现了其独特而深刻的价值.然宪法监督价值的生成却存在着深厚的社会基础,成熟的市民社会是宪法监督价值生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30.
一方面 ,美国宪法成长的历史轨迹充分反映了宪法发展的自我逻辑 ,并影响和规定了美国宪法的构造。美国宪法的架构是美国社会变迁的制度轨迹 ,其构造规定着美国的权力结构及其行使方式 ,蕴涵了权利至上的宪政理念 ,也塑造了美国独有的分权制衡模式并深刻地影响了西方的宪政架构。另一方面 ,美国宪法的成长有其深厚的社会基础 :以普通法为中心的自然法理念奠定了美国宪法成长的观念性基础 ;多元利益集团是美国宪法得以产生的社会结构基础 ;市场经济的发展对美国宪法的成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