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篇
财政金融   42篇
工业经济   11篇
计划管理   215篇
经济学   200篇
综合类   64篇
运输经济   31篇
旅游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117篇
农业经济   40篇
经济概况   282篇
信息产业经济   7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21.
《新疆金融》2005,(8):12-1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中提出了“优先建设乌鲁木齐都市圈”的设想,这个都市圈的核心是乌市,范围则沿伸至昌吉市、米泉、阜康和五家渠等城镇,可简称为乌昌经济一体化。这一设想经过多方论证,已被自治区作为今后城镇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金鼬业,应当积极支持这一战略的实施并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22.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提速,房地产市场发展加快。上世纪90年代,山西提出"太原都市圈"概念,而离太原最近的晋中市榆次区凭借其突出的区位优势,逐步形成了"毗邻而居,恍若同城"的"城市后花园、都市休闲区"的城市空间结构定位,成为太原都市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3.
在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的背景下,都市圈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问题尤为重要。考虑政府作用的情况下,都市圈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机理表现在制度协同、结构协同、空间协同、质量协同,推动都市圈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要建立政府间制度协同机制以构建都市圈创新生态系统,以创新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都市圈产业结构失衡,都市圈政府间要协同规划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园区和不断强化两个产业产出的质量协同。  相似文献   
24.
当前.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全面启动.省市沿江开发深入推进,江宁西部地区作为承接南京都市圈面向皖南辐射的重要基点.肩负着省市沿江开发重要组成部分的重要使命和历史责任,同时也面临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的历史性机遇和优越的外部环境。今年初,江宁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充分考虑到西部地区在整个沿江开发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滨江开发区与江宁街道全面整合、加快一体化发展”的总体构想,从长远战略高度把江宁西部地区推向了对外开放的前沿。  相似文献   
25.
为了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城市经济的发展速度,南京、镇江、扬州三市组成经济板块是必然趋势。然而,该板块不仅是地域的融合,更是优势产业互补的经济融合。文章基于区域比较优势和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运用区位熵法对三市的三次产业及第二产业所包含的各个产业和部门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市优势产业间互补性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26.
2008年,河北省委书记张云川提出把河北省打造成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的战略构想,谋划了“京沣后花园”的旅游定位。迁安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交通四通八达,地处环京津都市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两环半径“的交汇区,尤其是京津高速客运滦河站的谋划,将形成环京津半小时仑通圈,加快了我市与京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同时从我市旅游资源特点来看,历史文化资源丰富,通贯古今,品位高雅,意蕴深长;自然资源独特,古树彩石,奇山秀水,堪称一绝。因此,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人文景观构成了迁安旅游业发展的潜在价值和现有价值,所以我们应把其作为主打品牌加以规划开发。  相似文献   
27.
作为中国三大经济增长区域之一的京津冀,在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中有着重要地位。目前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相对缓慢,从经济发展总体水平来看,相对落后于长三角区域。本文从核心城市北京天津角度来研究核心城市对带动整个京津冀经济区域内的发展。  相似文献   
28.
本文以南京都市圈8个市为研究单元,采用泰尔指数定量分析评价2002至2010年南京都市圈涉外旅游经济时间尺度上的地带内、地带间和市际差异变化的空间结构特征,研究表明南京都市圈涉外旅游经济市际间、地带间差异显著,地带内差异较小,市际间差异表现在旅游外汇收入集中在南京、镇江、扬州三个市,地带间江苏四城市的旅游外汇收入比重远高于安徽四城市。通过研究揭示了南京都市圈涉外旅游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和变化规律,分析了影响南京都市圈涉外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有旅游资源禀赋、基础设施、区位因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提出了南京都市圈涉外旅游经济区域协调和谐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9.
都市圈凭借超大、特大城市的辐射功能推动高端产业集聚、产业链延伸以及要素自由流动,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然而,受限于城乡要素流动不充分、数字鸿沟、公共服务衔接不畅与供需错配等多方困境,都市圈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潜力并未得到充分释放,不利于城乡融合发展。“十四五”时期,应立足都市圈资源集聚优势,从要素流动、供需匹配与产业融合三个层面入手,构建都市圈城乡经济一体化理论框架。基于此,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应以制度供给为引领,释放城乡要素配置潜能;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形成城乡融合消费网络;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促使城乡服务高效衔接;破除城乡数字发展壁垒,推动经济双向循环。  相似文献   
30.
旅游业作为安徽省黄山市的传统优势产业,近些年凭借自身资源优势实现快速发展。但是自2010年开始,与同在杭州都市圈的杭州市旅游业差距越来越大,与嘉兴、湖州和绍兴三市相比也存在一定差距,与衢州相比则从全面领先到逐渐持平。本文分析了近年来杭州都市圈内各城市旅游业发展现状,提出黄山市应通过加强区域合作、全域旅游规划、旅游营销创新、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以及优化旅游人员队伍结构等路径,推动旅游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