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4篇
工业经济   7篇
计划管理   30篇
经济学   13篇
综合类   5篇
运输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29篇
农业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39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张养浩墓     
驱车到济南北园的小屯,小清河边绿树丛阴之中,掩映着一片墓园,这就是元代著名文人张养浩的墓地,该墓又称张公坟,位于天桥区柳云村,是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被辟为墓园公园.  相似文献   
52.
本刊记者 《商周刊》2012,(12):86-86
《知青》展现了知识青年这个特殊群体在燃情岁月中悲欢离合的故事,以一代人挥洒热血、青春与梦想,从城市到乡村的经历,深刻揭示了知青群体独特的人生思考和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53.
在现代文学史上,庐隐是"五四"时期著名的女性作家。她所生活的时代正是新文化运动潮涨潮落的时代。庐隐以其独特的人生经历,以女性敏感的心灵特质,承受着、品味着、思考着现代女性人生的酸甜苦辣,并以其细腻、感伤、直白的笔墨叙写着她们的悲欢离合。不但如此,庐隐还以先驱者的姿态积极地探索现代女性的人生出路。  相似文献   
54.
凌明 《北京房地产》2007,(7):103-104
有人说买房是一场冒险的赌博,其间的过程颇有些惊心动魄;也有人说买房是一种痛苦的经历,各种各样的陷阱总叫人防不胜防。不过,在我看来,买房租房的过程其实更像是一次心路历程:先是渴望,继而是震颤,最后逐渐归于平静。  相似文献   
55.
金少策 《浙商》2008,(3):31-34
2008年1月2日,由温州德力西集团和新疆德汇实业集团共同投资创办的乌鲁木齐德汇国际广场突发火灾。火灾让德汇国际广场1046个商铺、2000多商户和业主蒙受损失,他们当中浙江商户占了一半。  相似文献   
56.
心路的历程     
夏鹏 《财务与会计》2015,(19):24-26
由于兴趣和爱好使然,也由于多少有点多愁善感的文人气质,我时常喜欢写些小诗小文,记录自己一时思想的感慨或思维的火花.参加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训班以来,在学习和工作的每一个重要时刻,我也往往有感而发,信手写下一点难登大雅之堂的习作.在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工程启动十周年纪念之际,不揣冒昧,摘其片段,呈之于众.不是因为我的涂鸦之作有什么特别之处,而是因为正如一滴水能够反映太阳的光辉,一位学员的心路历程也许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领军工程的过程和成效.同时,我想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真切感悟凝结成四个字与大家分享:学会感恩.  相似文献   
57.
由于具有杠杆效应,这使得房屋可以媲美任何理财产品。只要中国人口还能保持增长,城市间发展不平衡的地区差距仍旧存在,对于一线城市的投资者来说,买房仍是最佳选择。 去年年末,公司有员工在买房和买信托之间纠结。在与他的交流中看到他的购房心路历程,觉得是反映了当下一些刚需购房者的心态,在此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下。  相似文献   
58.
陈心桥 《浙商》2010,(18):96-96
8月18日,《浙商》杂志旗下的浙商财智女人俱乐部的二十余位会员,拜访了“饰品女王”、新光集团董事长周晓光。会议室里,周晓光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多年来的心路历程,令在座的每一个人动容。在谈到家庭、事业话题时,她的感悟令人深思;而谈到诸如服饰搭配、保健养生的话题时,财智女人们的活跃亦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对品位的追求。  相似文献   
59.
在班组成员的掌声中小王慢慢走上台,腼腆地分享起这几个月"蜕变"的心路历程。她是中国移动江苏公司常州分公司电话服务班的一名普通员工,之前名不见经传,最近连获两次"进步之星"称号。她的进步与班组的鼓励帮助以及培训指导分不开。该班组组建了内训师团队,通过开会讨论制定培训课题,组长根据组员的实际短板确定参培名单,近两个月共开展内部培训4次。  相似文献   
60.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国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热情也与日俱增。在“国学热”现象背后,我们确实应该思考何谓国学,分析中国人对待以国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的心路历程,思索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传统文化,进而找到一条既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又不盲目排斥外来文化,两者相互融合相互借鉴的理性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