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81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9篇
财政金融   1780篇
工业经济   389篇
计划管理   1868篇
经济学   792篇
综合类   344篇
运输经济   90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045篇
农业经济   570篇
经济概况   610篇
信息产业经济   10篇
邮电经济   1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205篇
  2014年   465篇
  2013年   362篇
  2012年   498篇
  2011年   690篇
  2010年   648篇
  2009年   711篇
  2008年   987篇
  2007年   622篇
  2006年   335篇
  2005年   335篇
  2004年   255篇
  2003年   231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由于美国次贷危机牵涉面广,在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损失,因此该风险也引起了国内监管者和从业者的高度关注。目前为止,中资银行投资“次债”和“两房”债券的损失主要产生在市场价格波动上。这两类债券的市场价格和流动性大幅下降,银行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减持这些债券造成了买入卖出价格上的损失。而继续持有这些债券的银行,则必须在计算资产价值的时候承受盯市损失(marktomarket)。此外,由于发债主体的偿债信用遭到质疑,银行业必须为手中的债券提取更多的减值准备,这也影响了当期的净利润。应该注意到,以上三种损失中除了第一种损失已经实现外,后两种损失只是会计账面上的损失。  相似文献   
32.
罗颖姝 《中国外资》2008,(6):173-173
医疗保险合同是否适用损失补偿原则,现行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因此在理论与实践中都有很大的争议.本文从医疗保险的性质出发,分析其本质特征,认为它属于“中间性保险”,适用损失补偿原则。  相似文献   
33.
34.
通过对内部控制概念、内容等概念的论述 ,建议在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时 ,不应片面强调牵制和责备求全 ,避免效率损失 ,并提出了避免效益损失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5.
企业应收账款的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正确权衡应收账款的持有成本和风险。为了稳定销售渠道、扩大产品销路、减少存货、增加收入,企业不得不向客户提供信用业务。因此企业应在增加收账费用与减少坏账损失、减少应收账款机会成本之间进行比较、权衡,以前者小于后者为基本目标,掌握好宽严界限。应收账款有下列三  相似文献   
36.
37.
一、中外资产减值会计核算的差异 (一)我国资产减值会计核算的有关规定 我国财政部1998年1月27日颁布了《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第一次对股份有限公司提取资产减值准备做出了具体规定,1999年年末财政部先后颁布了《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有关会计处理问题的补充规定》和《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有关会计处理问题补充规定问题的解答》,明确规定在股份制公司范围内必须计提相关资产的损失准备,并将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扩充到应收账款以外的其他应收款。  相似文献   
38.
长虹危机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04岁末,长虹发布惊人消息:长虹在美国的进口商APEX公司拖欠账款高达4.675亿美元,而可能收回的资金仅有1.5亿美元,这意味着最高可达3.175亿美元的欠款白白流失,也意味着长虹2004年的坏账损失将超过27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39.
一、将资产减值准备记入权益类科目的理由 1.杜绝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和冲回调节损益。新会计准则明确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但是依然有项目在一定条件下是允许转回的。这个“一定条件”就加入了很多主观判断,虽然这些“一定条件”需要会计主体提供有力的证据,但是这些证据真的可靠吗?新会计准则没能杜绝会计主体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调节利润,关键是将资产减值准备和损益挂钩了,笔者认为如果将这部分损益记人权益类科目,就能很好地避免这种调节利润的情况。  相似文献   
40.
湛忠灿 《新智慧》2007,(6):34-35
按照我国2006年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债权方,在进行债务重组时按照收到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债权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作为营业外损益。笔者认为债务重组时债权方总是发生重组损失,因此营业外损益科目余额应该恒在借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