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财政金融   94篇
工业经济   41篇
计划管理   382篇
经济学   277篇
综合类   368篇
运输经济   8篇
旅游经济   8篇
贸易经济   654篇
农业经济   22篇
经济概况   333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181篇
  2010年   196篇
  2009年   208篇
  2008年   220篇
  2007年   164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10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对中美商务谈判风格的差异进行对比研究。一种谈判风格的形成可能源于多种因素,毫无疑问,文化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本文从跨文化的角度来探讨两种谈判风格差异背后的文化因素。通过对影响谈判的文化差异因素的深刻理解,作者试图为参与中美商务谈判的中国谈判者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包装工业》2003,(10):17-18
全球经济的兴旺为很多跨国公司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他们纷纷推出新的产品,以期在市场上保持自己的地位。而这些市场的消费者对品牌非常忠诚。 同样,如今包装业的品牌经济使得包装可以向消费者传递不同市场的产品信息,保护被包装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同时通过在货架上的陈列和诱人的图形设计强化品牌的价值和优势。  相似文献   
13.
中英文里的文化动物词对两种文化的表现力非常巨大,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应对这类词予以重视。文化信息传递多少及真实与否直接影响交际成功与否。翻译在此间作为一座桥梁,使文化信息成功地被传达,被理解,并被接受。本文旨在从跨文化交际角度,讨论中英文的文化动物词并探索其有效翻译途径。  相似文献   
14.
进行国际商务英语翻译时必须特别注意文化差异,必须在外国文化和本国文化中找到一个切合点。按照4Es标准和奈达先生的翻译原则,做出适当的调整,使带异国情调的东西在译入语中得以再现。  相似文献   
15.
经济行为中的跨文化交际剖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入世”以来,跨文化经济交际问题,凸现在从事跨国经济行为的人们面前。从莫里斯符号学的角度出发,结合鲜活的企业跨文化传播与翻译的实践,透析语言符号的指标意义与跨文化语用语义之间的关系,对文化差异与语义的非对应性加以敏感而审慎的把握,有助于走出彼此人知和解读的困境。  相似文献   
16.
文化差异对学生的外语学习尤其是写作影响很大。文化差异对篇章结构、语句结构、措词和修辞都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中西饮食文化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存在的原因,并就中西方饮食文化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18.
李牧时 《经济师》2008,(3):217-218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不同文化背景人员的跨国往来与日俱增,跨文化商务沟通的变得日益重要。跨文化商务沟通往往会受到不同的文化差异因素的阻碍。要进行有效的跨文化的沟通,应采取适当的沟通途径,克服文化差异的不利因素,加强理解和合作。  相似文献   
19.
桑德霍姆博士是一位具有近40年质量管理经验的国际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他对我国全面质量管理的推行发挥了积极作用.他的在1980年出版,1985年我国翻译出版中文版,2001年第五版修订出版,增加了医院、航空等服务业的TQM,以及6SIGMA管理的内容.在"六西格玛成果展示论坛"期间桑德霍姆博士愉快地接受了本刊的独家专访.  相似文献   
20.
中西文化在多个方面的差异性,形成了翻译活动中的难点。如何消除差异性,实现文化的真正沟通与交流是翻译活动的重要目标。本文试探讨与此相关的一些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