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2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73篇
工业经济   21篇
计划管理   541篇
经济学   55篇
综合类   40篇
运输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68篇
农业经济   89篇
经济概况   72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随着数字技术对信息存储样态的转变,数字空间产生了与物理空间完全不同的时空场域。数据权属的研究需要借助社会学者布迪厄提出的场域分析方法视角,进而从抽象法律关系的角度重新审视数据独有的权属场域逻辑。研究发现:多维空间的数据无法实现支配控制的财产属性,需要以功能主义为研究方法重新审视数据财产法律关系;数据并不具有完全删除或是传统物权中处分权能的法律关系特性,但具有还原至某一特定时间状态多维时间的独有关系特征;数据权利的研究需要引入多维时空关系——科学理性与法律理性双向交织的场域分析方法,进而形成“状态型”研究向“关系型”研究的理论范式转换。状态型研究为数据财产研究提供了更加灵活动态的理论视角,使得研究方法与社会变革具有更强的系统兼容性。  相似文献   
962.
李乔彧 《税务研究》2022,(12):37-42
围绕契税纳税客体的性质认定,债权行为说以《契税法》第九条及第十一条为辅助性依据,成为税务实践和理论研究中的主流观点。然而,该学说的规范依据实际上并不适格,理论逻辑也与立法新增的退税条款存在冲突。因此,基于匹配契税课征目的、贯彻量能课税原则以及实现法际协调等方面的考虑,契税纳税客体的认定基础应当选择不动产权属之取得。同时,应当以该观点为指引,重新梳理《契税法》相关条款解释适用的逻辑,将能够引发不动产权属移转的各类情形均涵盖其中,并将权属概念的涵盖范围适当溢出民法所确立的物权体系,以便实现契税的平等课征。  相似文献   
963.
是否赋予企业数据财产权是当前学术界热议的焦点之一。既有的研究多是建立在企业数据权益保护的基础上讨论数据赋权,忽略了数据的价值主要应体现为流通、使用价值。数据唯有不断流通、使用,才能实现价值增值。是否赋予企业数据财产权应取决于数据流通、使用的需要。即便如此,数据的“公地悲剧”和“反公地悲剧”之争使得数据赋权再次陷入两难。破局的关键就在于透过数据开发、保护与数据流通的问题表象,追问二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程度。据此,当务之急应该消除数据流通障碍,促进数据访问,实现数据价值最大化。然而尽管现行法下,数据访问路径众多,但各有缺陷,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数据大规模流通的需求。应当构建数据访问权制度,打破企业对数据的绝对支配,消除数据流通障碍,最大限度地促进数据流通。这不仅可以与财产权制度相协调,而且还能兼顾企业数据权益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