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90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15篇
财政金融   1343篇
工业经济   678篇
计划管理   2750篇
经济学   1142篇
综合类   502篇
运输经济   95篇
旅游经济   36篇
贸易经济   1346篇
农业经济   2259篇
经济概况   1785篇
信息产业经济   11篇
邮电经济   24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93篇
  2022年   220篇
  2021年   246篇
  2020年   272篇
  2019年   258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207篇
  2016年   240篇
  2015年   506篇
  2014年   1151篇
  2013年   676篇
  2012年   819篇
  2011年   1013篇
  2010年   849篇
  2009年   818篇
  2008年   784篇
  2007年   689篇
  2006年   549篇
  2005年   479篇
  2004年   403篇
  2003年   450篇
  2002年   271篇
  2001年   262篇
  2000年   204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吴莆田 《开放时代》2004,(5):F002-F002
文冲村与新落成的广州市黄埔区政府大楼相距不过数百米,但新近在其周边“发展”的诸多凌乱建筑,几乎使这个逾五百年历史并聚居着万余陆氏族人的超级村落无从寻访。 文冲原由陈姓开村,清康熙年间,祖居山东泰安陆乡的陆氏族人经粤北南雄珠玑巷南迁文冲。此后“陆”长“陈”消,终成今日几乎清一色陆氏之格局。  相似文献   
52.
《中国老区建设》2006,(1):45-45
福建省松溪县溪东乡古村两委从抓自身法治建设入手,建立完善必要的制度,以制度规范村干部行为,以制度推进依法治村的落实,有力地促进了村干部作风和民风的转变。建立民主议事制度。村里的大小决策,先由村两委提出,再召集村民代表会议研讨表决,最后将表决情况在村务公开栏上通告  相似文献   
53.
《环渤海经济瞭望》2006,(7):I0016-I0016
天津市西青区大寺镇大任庄村地处外环线17号桥桥南的城乡结合部,多年来在党支部书记宋富仁的带领下,一直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全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快速发展,村容村貌全面提升,村民生活水平连年提高。  相似文献   
54.
55.
56.
福建推行村集体会计委托代理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目前在全省开始推行一项新制度:在各地农村成立乡(镇)会计代理服务机构,负责代理村集体会计业务。各村今后将不再另设会计岗位,只设报账员1名,负责村集体出纳和报账工作。而乡(镇)会计代理服务机构的代理会计和村报账员都必须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或《农村财会任用证》方能上岗。  相似文献   
57.
随着银行卡特别是异地借记卡业务的迅速发展,以及农村信用社各类跨系统、跨数据库的计算机联网交易开展,单边账问题越来越成为困扰农村信用社业务经营管理的一个问题。有人曾形象地将单边账比喻为金融联网交易的“影子”。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尽量减少和避免单边账的产生,保证联网交易的正确和完整,已经成为摆在农村信用社面前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58.
借鉴日本“一村一品”运动的经验 ,本文通过对西部农业所面临的形势和农业发展滞后的原因、西部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以及面临西部大开发和“入世”机遇的分析得出 :发展特色农业是西部地区优势选择的结果。同时 ,提出了实现西部地区农业的跨越式发展、发展西部特色农业的思路。  相似文献   
59.
在农村,村会计经常与村民打交道,是沟通上下,联系左右的关键。村会计常到村民家坐一坐,有利于密切干群关系,对解决许多村务问题会起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0.
1994年,国家新出台的财税体制改革,对乡镇财政的发展充实了新的内容,给乡财政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给分税制财政体制下乡财政提出了新的课题,这就需要我们认真进行研究和探讨。一、分税制前乡财政管理状况巴林右旗有十九个苏木、乡镇财政,1985年随着改革的春风,应运而生。开始三年,沿用的是"统收统入"、收入上交、支出下拨的收支两条线管理体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方面资金的需求不断增加,带之而来的是财政资金短缺,各级财政压力越来越大,解决旗县财政困难的问题尤为突出,改革乡财政管理体制更是当务之急。为了发挥苏木、乡镇党委、政府抓"三财"之道的积极性,我旗于1988年在部分苏木、乡镇试行"核定收支,定额补助,超收结余留用,短收超支不补"的管理体制(简称大包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