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2983篇
  免费   1098篇
  国内免费   774篇
财政金融   59583篇
工业经济   26321篇
计划管理   89515篇
经济学   58659篇
综合类   22612篇
运输经济   5963篇
旅游经济   1157篇
贸易经济   89235篇
农业经济   33879篇
经济概况   82431篇
信息产业经济   1368篇
邮电经济   4132篇
  2024年   1319篇
  2023年   5279篇
  2022年   5695篇
  2021年   6469篇
  2020年   6066篇
  2019年   6722篇
  2018年   2846篇
  2017年   6653篇
  2016年   8295篇
  2015年   11944篇
  2014年   29738篇
  2013年   30135篇
  2012年   37751篇
  2011年   38297篇
  2010年   32849篇
  2009年   31059篇
  2008年   34269篇
  2007年   27148篇
  2006年   24919篇
  2005年   28487篇
  2004年   12875篇
  2003年   15133篇
  2002年   14318篇
  2001年   12608篇
  2000年   12926篇
  1999年   6331篇
  1998年   5766篇
  1997年   4607篇
  1996年   3322篇
  1995年   2711篇
  1994年   2224篇
  1993年   1431篇
  1992年   1125篇
  1991年   1478篇
  1990年   813篇
  1989年   555篇
  1988年   189篇
  1987年   139篇
  1986年   128篇
  1985年   103篇
  1984年   40篇
  1983年   38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4篇
  1958年   4篇
  190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近年来,我国零售支付清算网络日趋完善,对畅通社会资金流通、丰富金融市场供给、满足公众结算需求等起到积极作用。本文以零售支付系统特点入手,分析我国零售支付系统发展与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际经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2.
本文基于2008—2018年非枢纽城市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高铁开通对非枢纽城市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高铁开通提高了非枢纽城市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了其高质量发展.分组回归结果显示,高铁开通对非枢纽城市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中部地区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民营企业以及二线和三线非枢纽城市企业,而对东部和西部地区企业以及国有企业的影响不显著,对资源密集型企业以及一线非枢纽城市企业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本文从微观企业层面拓展了高铁建设的经济后果研究,丰富了非枢纽城市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的文献,对高铁建设的规划布局及其经济分布效应分析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3.
互联网保险作为互联网技术与保险产业的深度融合产物,其本质是创新保险生产方式,通过保险经营与服务的改善,以达到提升保险生产和服务效率的目标.互联网保险凭借保险行业理念创新、营销和商业模式创新、产品和个性化服务创新以及渠道建设拓展创新重塑了保险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然而中国传统保险产业发展的滞后已经远落后于社会大众需求,因此在传统保险互联网化转型过程中将面临法律存在非完备性所导致的法律风险、技术安全风险、金融风险以及系统性风险等问题.对此需要加强对互联网保险监管机制、侧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建立混合型人才储备推动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4.
25.
26.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O2O等电商平台的建立使得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突飞猛进。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的贫困问题一直以来困扰着广大农民同胞。特别是西北的农村地区,其主要以农副土特产品取得收入且经济模式单一。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显得十分必要,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文章主要以我国西北地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指出其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7.
28.
29.
30.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进程都逐渐加快,而这两个进程在不断地融合推进,二者可以说是共生共灭。但这种产城融合发展模式在全国各地出现的形式不同,产生的背景也不同,所以最终我是也不尽相同。这种产城融合发展模式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唇齿相依类型,第二种是若即若离类型。第三种是天涯海角类型。但这些类型都很难真正的实现产城融合发展。不管是唇齿相依模式,还是若即若离模式,或者天涯海角模式,这些模式的产城融合发展模式都不能完全的实现科学的依据和正确的发展途径。在我国的新城开发区,老城开发区和农村小城镇等不一样的地域都有着不一样的产城结合形成背景和发展的模式。文章根据各地不同的地域模式和产城融合发展不同的三种模式分析新城开发区,老城开发区和农村小城镇应该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最终得出结,论新城开发区应该走效率和质量同等的空间型产城融合发展途径,而老城开发区应该致力于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的途径,农村小城镇途径应该是与产业群相结合,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产城融合发展途径。走城乡一体化的路径不仅可以解决农村最根本的三农问题,而且也可以使城市与农村相结合,形成完整的产城融合道路,最终让农村与城市之间的隔阂被打破,使地域的资源,更能够得到共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