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69篇
  免费   177篇
  国内免费   151篇
财政金融   1891篇
工业经济   597篇
计划管理   3207篇
经济学   3823篇
综合类   1387篇
运输经济   82篇
旅游经济   40篇
贸易经济   3605篇
农业经济   656篇
经济概况   2174篇
信息产业经济   16篇
邮电经济   19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311篇
  2022年   229篇
  2021年   336篇
  2020年   311篇
  2019年   384篇
  2018年   161篇
  2017年   334篇
  2016年   393篇
  2015年   537篇
  2014年   1016篇
  2013年   973篇
  2012年   1230篇
  2011年   1424篇
  2010年   1407篇
  2009年   1492篇
  2008年   1608篇
  2007年   1476篇
  2006年   1223篇
  2005年   1015篇
  2004年   560篇
  2003年   448篇
  2002年   283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针对国务院动用450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为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补充资本金这一行为,从博弈论的角度对此次注资行为进行分析发现,由于政府或明或暗的保护和银行寻租行为的存在,政府与银行之间博弈行为的最终结果是负和博弈。因此,解决问题关键不在于注资,而是机制问题,要想保证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成功,需要合理界定政府职能和增强制度的可信性。  相似文献   
42.
政府预算过程中的多方利益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亮  宋国学 《财贸研究》2004,15(5):72-77
本文通过探讨目标各异的多种角色参与的预算过程 ,指出预算过程是一种博弈过程 ,在此过程中代表各方利益的参与者为取得支出优先权展开竞争。本文主要对各支出部门之间、政府预算部门与支出部门之间、政府与公众之间以及中央与地方之间在预算决策中的竞争博弈行为进行分析 ,提出完善预算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3.
本文从经营者与监督者之间的博弈模型入手,讨论了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并在分析了我国目前的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后,提出了一些措施,最后给出了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44.
通过对高新技术在中小企业融资的博弈分析得出结论: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可充分利用其融资的智力资源及信息优势,形成其成功的融资对策。  相似文献   
45.
根据马克思的市场价值思想,通过博弈分析可以发现,在给定市场需求的情况下,商品市场价值量由正好满足这种需求的相对优势生产群体中的相对劣等条件生产者的商品个别价值来决定。  相似文献   
46.
中日经贸摩擦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辉亮  施永 《全国商情》2006,(8):101-102
中日经贸虽然曾一度辉煌,但贸易摩擦不断,特别是近几年来表现得更为明显,各国为了自身国家和民族利益,相互之间进行着一次次的较量。本文利用博弈论的知识对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7.
我国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已成为严重制约与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上市公司会计政策的选择与会计信息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合理选择会计政策,深刻地认识会计政策选择的地位和作用,为深入研究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提供新的思路和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48.
我国中小企业实行战略联盟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实行战略联盟的必要性,建立原则,探讨了中小企业战略联盟的主要组织结构及联盟伙伴的选择,并用战略博弈模型对中小企业实现战略联盟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49.
50.
海外R&D机构以基础研究或增强母国技术基础为动机时,会经历一个从起步、创新、贡献直到落伍的成长循环过程。每一阶段R&D子公司的当地自主权以及与总部信息共享的程度有所变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与总部关系协调的模式。自然演化状态下总部与R&D子公司的控制权之争会缩短R&D子公司的贡献期,加速进入落伍期。通过增加过程沟通、利用中间人、培养局部同化等手段能够趋利避害,达到二者关系协调的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