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48篇
工业经济   8篇
计划管理   88篇
经济学   113篇
综合类   32篇
贸易经济   186篇
农业经济   18篇
经济概况   15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91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对外贸易对中国国内商品价格水平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相互之间的影响日益加深,而对外贸易目前正是实现这一互动的主要途径。中国学者也曾对此作过相关研究,但他们的研究有的仅局限于对外贸易的某个方面,有的年代较远,与中国的现状难免有所偏差。本文从对外贸易这一层面出发,具体从三个方面实证分析了其与国内物价的关系,得出了“对外贸易主要通过价格传递途径对国内商品价格产生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242.
随着人民币汇率的升值,汇率升值导致的物价传递效应越来越引人关注。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包含资本市场的模型,考察人民币升值对国内物价水平的影响。通过对2000年至2013年的数据实证检验得出,人民币汇率升值在长期和短期中都是导致物价水平上升的原因。因此,稳定人民币汇率,阻止游资进入是稳定物价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243.
自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我国出现了两大经济现象:一是人民币汇率一直持续保持小幅的升值,二是国内的整体物价水平持续上涨。人民币表现出"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现象,这个现象是暗示经济学的一般规律并不适用于我国的经济状况呢,还是中国的经济体制有别于传统的理论研究?本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影响消费者物价指数的各个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来解释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现象。  相似文献   
244.
目前我国以银行信贷为主的间接融资结构仍居主导地位,信贷投向结构集中于生产性贷款的现象一直存在.本文综合采用面板协整和面板误差修正模型对OECD国家的信贷结构与物价水平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揭示不同的信贷结构对通货膨胀及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OECD国家生产性贷款和消费性贷款与通货膨胀都存在较高的关联关系,并且消费性贷款对于均衡的偏离比生产性贷款更加敏感.本文认为,我国未来物价的走势仍将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应借鉴OECD国家的经验,结合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积极发挥信贷渠道对物价传导的作用机制,逐步降解产能过剩,防范物价水平的剧烈波动.  相似文献   
245.
利率作为重要的经济杠杆,它实施宏观调控,是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货币政策工具。银行利率下调受到全国的物价总体水平、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利息负担、国家财政和银行的相关利益因素、国家相关政策和社会资金供求状况等因素的影响。而利率的下调会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影响,如降息会对产业行业产生影响,对消费投资有影响,对国民储蓄、保险有影响,对稳定经济市场也会有影响。  相似文献   
246.
本文运用向量自回归的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了货币政策的中介变量对目标变量的时滞效应。其中中介变量选取的是货币供应量与信贷规模,目标变量是居民消费物价水平,根据2000年1月到2011年1月的数据做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对居民消费物价水平的作用时滞在2-3个月左右,金融机构的信贷规模对居民消费物价水平的作用时滞在4个月左右。  相似文献   
247.
货币主义学派认为,产生通货膨胀的必要条件是货币的超量供应,货币主义代表人物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是一种纯的货币现象.本文承袭这一观点,采用我国1996-2010年的月度数据对我国货币供应量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作实证分析,用分布滞后模型衡量我国货币供应量和物价水平的变动关系,并分析我国货币供应量对我国物价水平的持续影响,结果表明:在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我国物价水平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滞后性.  相似文献   
248.
通货膨胀对财务报告的影响及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采用历史成本原则。在一般物价水平大体保持相对稳定时,财务报告基本上能真实地描述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但是,受通货膨胀的影响,按历史成本原则计价的会计核算已渐渐显示出不足,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真实性和相关性逐渐下降,可能导致财务报表使用者决策失误。本文着重分析了通货膨胀对财务报告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调整措施,以有利于利益相关者阅读。  相似文献   
249.
陆晓逊 《证券导刊》2011,(40):18-18
食用农产品价格涨幅基本稳定,在需求减弱供给日趋充足的情况下正逐渐失去上涨的动力,预计4季度总体物价水平涨幅将会出现较大幅度回落。9-10月食用农产品价格整体保持回落态势统计局、商务部最新数据确认食品价格回落。商务部2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食用农产品价格连续两周下滑,蔬菜、鸡蛋、猪肉价格降幅较大,分别下降2.5%、0.8%和1.8%。  相似文献   
250.
2009年10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首次提出管理通货膨胀预期。那么,通货膨胀预期(下称通胀预期)在本轮通货膨胀中起了多大作用,如何管理?通货膨胀和通胀预期的关系通胀预期是公众对未来通货膨胀变动方向和幅度的事前估计和预测。通胀预期有适应性、理性和不完全理性预期之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