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74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11篇
经济学   6篇
综合类   12篇
贸易经济   11篇
农业经济   14篇
经济概况   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江德才 《云南金融》2009,(10):45-45
“四难”是深层原因 近年来,中国政府积极推广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学生因贫困而上不了学的矛盾。然而,这一利国利民的好事,在边远地区却不能正常开展,甚至呈萎缩趋势。笔者通过对云南省丽江市某县信用社(简称“该信用社”)的调查发现,从2006年8月至2008年末,  相似文献   
62.
自2006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农村信用合作社(以下简称农信社)积极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至目前,全区93家旗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下简称联社)中,有77家开办了生源地财政贴息助学贷款业务,累计发放1.38亿元;有32家联社开办了生源地商业性助学贷款业务,累计发放2108.8万元。截至今年7月末,生源地财政贴息助学贷款余额约1.17亿元,生源地商业性助学贷款余额为601.97万元。  相似文献   
63.
国家新的助学政策体系的建立,并不能说明农信社多年来形成的助学贷款业务已经终结,相反,作为支农的金融纽带农村的助学贷款业务同样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等业务相媲美,只能说新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恰恰弥补了农信社多年来发放的生源地助学贷款的缺陷,和政策的合理结合,许让农信社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做的更好、走的更远。  相似文献   
64.
2008年8月13日,家住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的张先达夫妇俩拿着十堰市城区联社荣昌信用社发放的5000元生源地助学贷款,不停地向信用社的工作人员表示感谢。原来,张先达有两个儿子都处于上学年龄,其中一个刚上高中,一个前不久被华中科技大学录取。然而,家境贫困的张先达一家人在为考上大学高兴之佘却又为高达7000多元的学杂费而发愁。今年的8月12日,  相似文献   
65.
本文分别对农村生源地学生和城市生源地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做了调查,比较、分析了二者英语学习动机类型上的异同,最后,针对二者英语学习动机的不同构成,提出了相应的英语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66.
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河南省新乡市五所高校的大一学生进行调查,重点揭示城乡两种生源地的学生在消费观问题上存在的共性和个性,依据调查结果中反映出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若干具有指导性意义的建议。  相似文献   
67.
《中国西部》2011,(20):9-9
今年宁夏通过开辟“绿色通道”、全面开展生源地助学贷款以及各类社会资助,使8千余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部顺利入学。  相似文献   
68.
生源地助学贷款具有与国家助学贷款同等的社会效益。但几年来,该项业务开展得并不尽如意。本文认为,其深层原因是生源地助学贷款并没有享受到与国家助学贷款同样的“国民待遇”。正是这种“国民待遇”的缺失,导致其发展缓慢,难以充分发挥其独特优势。针对这种现状,文章提出实现生源地助学贷款“国民待遇”的措施,以充分发挥其作用,获得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9.
本文深刻阐述了海南省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的五大优势及特点,深入调查研究了当前海南省县域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实施现状,全面探讨了海南省县域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推行难的根本性原因以及关于在海南省县域全面推行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的基本思路,并对进一步有效增强海南省县域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的实施效应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70.
国家助学贷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金融手段完善我国普通高校资助政策体系,对普通高等学校的在读学生发放的无担保(信用)助学贷款。几年来,助学贷款解决了一部分贫困学子的燃眉之急,对缓解贫困生的求学压力,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国家培养人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多种原因,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还没有达到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