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22篇
工业经济   7篇
计划管理   53篇
经济学   25篇
综合类   11篇
贸易经济   31篇
农业经济   5篇
经济概况   20篇
邮电经济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返利是把双刃剑,如果运用得当可以起到激励经销商的作用,可一旦运用不当,会起到截然相反的效果,成为经销商不良短期行为的诱发剂。  相似文献   
112.
证券欺诈表现为优势犯罪和短期行为两个特征。我国证券欺诈横行,一是由于证券监管的法制不完备所致,二是由于产权缺陷和市场机制不完善。规范证券市场,应从法律和伦理两个机制入手。一方面应加强证券监管,以消除优势犯罪存在的基础。同时进行彻底的产权改革。规范政府行为,以消除短期行为存在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在法律和伦理两个方面使证券市场的信誉机制真正发挥作用,使我国的证券市场不断走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3.
张启明 《财贸研究》1998,9(5):60-63
<正> 一 价格作为企业可以控制的最具灵活性和风险性的一种营销手段,其基本作用有二:一是扩大产品的市场销售,实现企业的利润目标;二是防御竞争者的攻击,不断提高自身的市场份额,最终达到企业长期稳健发展的目的。因此,定价其实就是企业对战略目标、生产经营成本、产品的市场需求、需求弹性、竞争状况等内外环境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开始由短缺逐步转为相对过剩,作为市场经营主体的企业开始感受到竞争威胁的时候,大多数企  相似文献   
114.
本文通过对引起“燕舞”这一国有企业兴衰的三个主要问题的讨论,探索我国国有企业所存在的普遍问题,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15.
公司的价值取决于其长期的创造现金使企业价值得到增长与支付红利给股东的能力。然而,基金经理和公司管理层都侧重于关注公司的短期盈利表现,本文拟分别从基金经理和公司管理层的角度解释了这一现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以改善企业业绩报告,激励公司管理者,使基金经理减少对短期表现的偏好。  相似文献   
116.
保险企业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经济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但与此同时,环境污染、矿难、高能耗、假冒伪劣、食品安全、信用缺失、商业贿赂、欠薪等问题也日渐突出。有些企业短期行为严重,在追逐金钱和利益的过程中迷失了自己,把基本的商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抛到九霄云外,企业的“硬实力”虽然得到了增强,但却对整个社会、环境和资源等造成了伤害。在企业自身发展的同时,还应该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17.
118.
耿全友 《经济师》2006,(11):50-50
药品回扣问题深受社会关注和谴责,文章从经济学的角度探求产生药品回扣的原因,发现与非市场化定价有直接关系。市场机制能够调节和确定合理的药品定价并能消除药品回扣。  相似文献   
119.
剖析定价决策中的短期行为●张启明价格作为企业可以控制的最具灵活性和风险性的一种营销手段,其基本作用有二:一是扩大产品的市场销售,实现企业的利润目标;二是防御竞争者的攻击,不断提高自身的市场份额,最终达到企业长期稳健发展的目的。因此,定价的过程其实就是...  相似文献   
120.
《江南论坛》2003,(6):56-56
“世界迈一步,中国跨三步”,这一直是对中国经济增长形象的描述,而其衡量的重要指标就是GDP的增长。此前,围绕GDP的讨论始终都在围绕中国GDP统计数据是否真实的问题上,但是近来,有学者开始对中国的“GDP增长”说不了。只问施政实效,不问施政成本,导致官员追求短期行为海南省委党校副校长廖逊认为,当前在一些地方,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进行的干部政绩考核,普遍存在一个误区,就是只问施政成效,不问施政成本。他认为,我们提拔重用了一批又一批的“GDP干部”,提拔了一批又一批只会花钱、不会赚钱、更不会还债的干部。于是我们的各级财政债台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