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99篇
工业经济   296篇
计划管理   288篇
经济学   87篇
综合类   113篇
运输经济   10篇
旅游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547篇
农业经济   43篇
经济概况   175篇
信息产业经济   9篇
邮电经济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164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138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81.
882.
林晓 《中华商标》2003,(9):27-29
2003年8月26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内蒙古小肥羊餐饮连锁有限公司诉内蒙古华程科贸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石景山华联商厦有限公司不正当竞争纠纷案。由于此案涉及到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具体适用、注册商标与未注册知名商标的优先关系判断等问题,引人瞩目。  相似文献   
883.
论网络消费中的国际私法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益灯  谭泽林 《消费经济》2004,20(6):44-46,49
网络时代的日新月异和网上消费的日益普及,给消费者保护带来了新的挑战,但传统的国际私法规则仍然可适用于网络消费领域,即网络消费合同和网络消费侵权领域。网络消费合同适用有限制的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最密切联系原则和特征性履行原则。网络消费侵权行为适用侵权行为地法、法院地法和侵权行为卣体法。各国立法与实践正不断发展和完善网络消费的法律适用规则,保护当事人的正当利益预期.促进国际消费者保护统一进程。  相似文献   
884.
唐凯林  梁海松 《英才》2004,(10):20-22
“潘石屹被起诉了,被三个昔日创业伙伴索赔一个多亿!”尽管入秋之后的地产界,被“8·31大限”搅得沸沸扬扬,但潘石屹当被告的消息仍掀起了不小的波澜。“这会不会是潘石屹精心打造的一场商业秀”?熟悉潘石屹的人几乎都存在这样的质疑。毕竟,自潘石屹在京城地产界崭露  相似文献   
885.
邹光友9岁的时候,因为整天吃红薯缺少营养,得了胃病。带着借来的钱,母亲蒸了一袋红薯,凌晨4点就拉着他开始爬山。从他居住的谭家沟到三台县城,母子俩足足走了45公里,才到了县城看病。童年、少年,留在邹光友记忆中的,只有吃不饱的红薯和望不尽的荒山。  相似文献   
886.
如何界定商标侵权与商标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蓉 《中华商标》2001,(10):40-41
商标是企业的无形资产,特别是驰名商标.不仅可以给企业带来巨额利润,其本身也是一种商品,是一种财富。正因为商标能带来很大的利润,假冒商标的违法犯罪活动越来越多.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查处的假冒商标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近几年,犯罪分子为牟取巨额利润,商标犯罪愈演愈烈.而且呈智能化、复杂化、隐蔽性强等特点.在实践中,往往与商标民事侵权  相似文献   
887.
刘涛 《中国企业家》2004,(1):110-111
丰田为什么咄咄逼人?为什么这番却在中国无功而返?  相似文献   
888.
张瑶 《发展》2013,(3):98-100
"如果你爱他,把他放到人肉搜索引擎上去,你很快就会知道他的一切;如果你恨他,把他放到人肉搜索引擎上去,因为那里是地狱。""人肉搜索"从它出现时起,便已然游走在法律与道德的灰色地带。一、人肉搜索概述  相似文献   
889.
工商机关在处理商标侵权行政案件中,通常委托注册商标权属人对涉案商品进行鉴定,并以其鉴定结论作为认定侵权与否的依据。商标权属人出具的鉴定结论作为行政案件中的关键证据,一般是定案的直接根据,起着决定性的证明作用。但这种鉴定结论由于其鉴定主体与侵权行为之间存在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缺乏中立性;同时其鉴定方法和手段简单以及结论意  相似文献   
890.
何阳 《中国保险》2014,(8):57-60
作为舶来品的保险代位权,纳入我国法律体系已有些年份,但是保险代位权的预期功能实现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保险代位权,无论是制度本身还是制度内容都存在争议。本文不局限于对制度内容进行细枝末节的推敲,而是站在立法者的角度,综合分析保险代位权的性质和功能,介于比较研究的结果,主张废弃保险代位权制度,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保险代位权规避事项的补救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