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48篇
  免费   173篇
  国内免费   81篇
财政金融   2532篇
工业经济   888篇
计划管理   4054篇
经济学   2649篇
综合类   1510篇
运输经济   104篇
旅游经济   25篇
贸易经济   3463篇
农业经济   574篇
经济概况   2436篇
信息产业经济   21篇
邮电经济   46篇
  2024年   79篇
  2023年   295篇
  2022年   239篇
  2021年   336篇
  2020年   296篇
  2019年   313篇
  2018年   136篇
  2017年   246篇
  2016年   322篇
  2015年   470篇
  2014年   1073篇
  2013年   1043篇
  2012年   1316篇
  2011年   1504篇
  2010年   1378篇
  2009年   1393篇
  2008年   1564篇
  2007年   1209篇
  2006年   1120篇
  2005年   1168篇
  2004年   859篇
  2003年   802篇
  2002年   440篇
  2001年   297篇
  2000年   172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9 毫秒
231.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团队已经成为组织中重要的学习单元和绩效单元。知识团队因其成员多样性而具有自己的特征,知识团队冲突主要有个体特征和群体层面两个方面的动因。研究知识团队冲突的动因,可以为有效管理知识团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32.
股权质押给股东带来融资便利的同时,会加剧股价的波动性,可能会增强控股股东通过盈余管理稳定股价的动机。那么当股价达到平仓线时,进行质押的控股股东行为和市场反应又是怎样的呢?文章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8年1月—2019年9月共7个季度的数据为样本,研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真实盈余管理与股价波动分别在股价未触及平仓线和触及平仓线时的关系。研究发现,股权质押比例越高的上市公司,股价波动越剧烈,并且这种正相关关系随着真实盈余管理的提高而得到缓解,说明真实盈余管理在股权质押与股价波动中起到负向调节作用。同时,在股价触及平仓线的上市公司,虽然存在真实盈余管理,但其对股权质押与股价波动不再具有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更多采用生产操控和费用操控两种手段抑制股价波动。  相似文献   
233.
王新红  杨锦 《会计之友》2021,(6):95-101
以2014—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股权融资规模的影响。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与企业股权融资规模呈倒U型关系:当股权质押比例低于58.35%的临界值时,控制权转移风险较小,随着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的上升,基于融资成本和财务风险的考虑,上市公司会扩大股权融资规模;当股权质押比例高于58.35%的临界值时,控制权转移风险较大,为了规避控制权稀释效应进一步加剧的风险,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上市公司会缩减股权融资规模。另外,这种倒U型关系在非国有企业和相对控股公司中更显著,且股权融资规模对质押比例的容忍度较低,其临界值分别为54.94%和55.09%。  相似文献   
234.
文章通过研究ST尤夫(002427)联合社会资本频繁转移控制权,最终因债权人法律诉讼触发监管风险的案例发现:(1)民企实际控制人与社会资本这一非正式制度合谋来增强对公司的控制;(2)社会资本合谋的空间越大,越是造成民企控制权市场非效率化;(3)随着债权人法律诉讼趋于正式化,非正式制度自利行为空间受到抑制.不仅拓展了非正式制度对控制权问题的研究框架,而且检验了制度环境正式化的公司治理效应,为中国制度背景下践行依法治市提供了案例佐证,也对正在逐步完善的债权人司法保护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35.
以2013—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拓展的成本粘性模型,探究“八项规定”后政府补贴、机构股东对企业成本粘性的影响,以及机构股东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政府补贴增强了成本粘性,机构股东能抑制成本粘性,机构股东对政府补贴与成本粘性之间的关系起负向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补贴对成本粘性的影响与企业产权性质无关;机构股东对成本粘性的影响以及机构股东的调节作用仅在非国有企业中存在。不同地区,政府补贴、机构股东、成本粘性之间关系不同。政府补贴对成本粘性的影响仅在地方政府官员未发生变更年份时存在;机构股东对成本粘性的影响与地方政府官员变更无关,但机构股东的调节作用仅在地方政府官员未发生变更年份存在。  相似文献   
236.
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背景,采用2005—2018年沪深A股民营上市公司数据,考察民营企业中引入国有股东参与治理对其并购过程中代理成本的影响,并分析二者之间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国有股东能够以外部大股东和政府监管者的双重身份,通过加强内部治理和外部监管的作用显著降低民营企业并购过程中的代理成本,其中,委派董事可以缓解第一类代理问题;股权制衡可以缓解第二类代理问题。这种作用关系在地区法制化水平、行业竞争程度和内部控制质量低的情况下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37.
为探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影响机理,本文选取2012—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影响、不同产权性质下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影响差异,以及企业社会责任在二者关系中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会增加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相对于国有上市公司而言,非国有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财务风险的正向影响会更加强烈;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影响效应在社会责任表现较差的企业中更为明显。本研究为上市公司防范财务风险,为政府与监管机构监督股权质押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38.
近年来,控股股东股权质押风险成为资本市场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在债券市场的信用风险日益受到重视的背景下,研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风险如何影响债券投资者行为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我国2007~2018年公司债券和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数据,采用断点回归的方法研究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结果发现,公司股价触及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警戒线后,公司债券的信用利差跳跃式上升;上述信用利差的"跳跃"仅存在于安全性较高的债券中.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跌破警戒线后的平仓线附近,信用利差不再跳跃式上升;良好的信息环境并不会抑制信用利差的跳跃式上升.这些结果排除了信息传递假说和隐瞒信息假说,支持了局部思维假说.本文揭示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债券信用利差的作用机理,对于抑制股票市场向债券市场传导风险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39.
2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