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4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17篇
经济学   57篇
综合类   5篇
贸易经济   5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9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刘学荣 《魅力中国》2013,(10):303-303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脑出血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且发病急骤、病情危重。对脑出血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系统的护理是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本文通过对52例患者进行合理的护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治疗效果,促进了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联合应用醒脑静注射液与纳洛酮对患者认知障碍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开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盐酸纳洛酮,联合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比较两组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WCST)评分、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7 d后,两组WCST评估系统的分类、概念形成、学习记忆和认知转移评分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两组IL-6、CRP、TNF-α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有效率(95.12%)高于对照组(7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出血患者联合应用醒脑静注射液与纳洛酮治疗,疗效理想,可减轻患者认知障碍程度,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93.
目的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研究分析其效果。方法将2010年4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出血患者356例,利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临床护理后,在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等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94.
脑出血是一种脑实质内的出血,其原因主要是脑内的血管爆裂。其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在高龄患者中更为常见。脑出血之后会带来各种并发症,给患者生存质量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严重威胁其生命健康。目前,在脑出血临床治疗中,白蛋白由于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对血小板的聚集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有利于减轻脑肿胀或者脑水肿的症状,同时还能起到清除自由基的作用等,从而为急性脑出血治疗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本文对临床中应用白蛋白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展望,为白蛋白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
罗俊 《魅力中国》2008,(25):73-73
猝死案例中,脑血管畸形并不罕见,但国内对脑血管畸形合并脑出血的病理学观察尚少。作者在检案中发现9例脑血管畸形。为了加深对脑血管畸形检查的重要性认识,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6.
目的观察比较颅骨钻孔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治疗与内科保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由急诊送入院的123例经系统检查、颅脑CT扫描确诊为高血压性脑出血病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颅骨钻孔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治疗组(A组)和内科保守治疗组(B组),分别行颅骨钻孔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治疗和内科保守治疗,观察比较疗效,以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再出血率、死亡率等为指标。结果 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3%,并发症发生率为22.6%,再出血率为4.8%,死亡率为17.7%;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3.9%,并发症发生率为29.5%,再出血率为14.8%,死亡率为36.1%。经比对,A组疗效明显优于B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性脑出血病患者,采用颅骨钻孔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治疗,疗效较为满意,值得在临床科室推行。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常规治疗和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6月收治的80例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给予尼莫地平治疗)和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脑水肿体积、临床神经功能损伤情况、BI评分。结果观察组组在治疗后对于脑水肿体积的减少、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BI评分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较常规治疗能更好地改善脑缺血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少病死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8.
目的比较早期不同时间用红花注射液治疗脑出血(ICH)模型大鼠对大鼠行为学及血肿周围神经细胞Caspase-3的影响。方法 ICH大鼠模型制造成功后,在出血后0、6、12、24h用红花注射液治疗,同时设置ICH对照和正常对照。大鼠ICH 72h后处死,取脑,连续切片。结果神经功能评分结果显示,红花预防组较ICH对照组降低;Caspase-3蛋白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红花预防组阳性细胞数较ICH对照组减少;ICH 6h前各时间点给药较6h后给药阳性细胞数多;ICH 6h后不同时间点给药,脑血肿周围Caspase-3阳性细胞数随着用药时间的推迟而逐渐增多。结论红花注射液治疗ICH,使ICH大鼠的神经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ICH 6h以后尽早使用红花注射液治疗脑出血的效果较好;红花注射液对脑出血的保护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细胞内Caspase-3蛋白的表达而延缓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9.
目的观察脑出血患者采用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脑出血的患者88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采用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保守方法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意识障碍、神经功能缺损、血肿体积、再出血发生率、死亡率及血脑屏障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GCS评分、SSS评分以及血肿体积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再出血发生率、死亡率以及血脑屏障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具有显著改善脑出血患者意识障碍及神经功能,减小血肿体积,降低再出血发生率及死亡率等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0.
怎样才能使老百姓看病更方便?垂杨柳医院神经疾病中心的做法是将原来的神经外科、神经内科、神经介入、神经重症、神经康复合为一体,实行统一管理,合理调配与发挥了人力和物力资源。大家知道,高血压脑出血即平常所说的“脑溢血”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做为一种急症,具有较高的致死和致残率,若得不到及时诊断和有效的治疗预后更差。比如一个病人入院时脑内出血较少约15毫升,神志也清楚。因发病时间较短不足1小时,这种病人出血量很可能会进一步增加,所以按照神经疾病中心的疾病诊治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