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7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8篇
财政金融   2160篇
工业经济   92篇
计划管理   797篇
经济学   834篇
综合类   421篇
运输经济   40篇
贸易经济   1076篇
农业经济   135篇
经济概况   744篇
邮电经济   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132篇
  2016年   169篇
  2015年   159篇
  2014年   352篇
  2013年   321篇
  2012年   283篇
  2011年   274篇
  2010年   334篇
  2009年   415篇
  2008年   528篇
  2007年   409篇
  2006年   441篇
  2005年   383篇
  2004年   336篇
  2003年   377篇
  2002年   284篇
  2001年   257篇
  2000年   216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霍铁 《商业研究》2003,(11):70-71
从融资方式、证券市场的规范化建设、当前我国资金供大于求的局面和当前股市过热四个方面进行探讨。目前在我国实行房地产证券化的时机还不成熟,只有在证券市场制度规范化、利率自由化、完善各种法律法规、设立证券化的专门机构后方可进行。  相似文献   
62.
杨浩 《财会通讯》2005,(10):28-29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Mortgage Backed Securitization,MBS),是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将其持有的住虏抵押贷款债权转让给一家特别目的机构(Special-Purpose Vehicle,SPV),该机构以其收购的住房抵押贷款为基础,在资本市场上发行以住房抵押贷款债券为主的证券的行为。这一过程的核心在于对住房抵押贷款中的风险与收益要素进行分离与重组,使定价和配置更为有效,从而使参与各方均能受益。  相似文献   
63.
64.
关于国有商业银行试行资产证券化之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5.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目前西方一些国家普遍采用的住房金融形式,本文论述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意义。分析了实施中会遇到的难点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6.
王莹 《煤炭经济研究》2001,(12):30-30,50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 ,是指商业银行把自己所持有的流动性较差 ,但具有未来现金收入的住房抵押贷款汇集重组为抵押贷款库 ,由证券化机构以证券的形式出售给投资者的融资过程。这一过程将原来不易出售给投资者的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可预见性现金流入的资产 ,转换成可以在市场上流通的证券。自 2 0世纪 90年代我国开始住房改革以来 ,住房抵押贷款业务随之发展 ,逐渐形成以住房抵押贷款为核心的住房金融体系。然而住房贷款的长期性及银行经营的安全性二者之间的矛盾表明 ,仅靠银行贷款无法推动住房业达到满足居民要求的规模。从目前情况来看 ,…  相似文献   
67.
随着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迅速增长,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这个全新的金融创新理念也逐步被引入,备受我国各方人士广泛关注。中国建设银行率先制定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方案被央行通过,预示着我国对使用这种新的金融工具的启动。  相似文献   
68.
巨灾风险证券化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云超 《上海保险》2004,(8):39-40,47
巨灾风险是指那些发生概率很低,但一旦发生将造成一定地域范围内大量的保险标的同时受损,从而引发巨额的保险索赔的事故,比如洪水、地震、飓风等自然灾害。瑞士再保险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巨灾风险的爆发频率有上升趋势;与此同时,巨灾风险造成的损失程度也不断增加,比如1994年神户大地震造成了500亿美元的财产损失,“911”事件的损失也不下于500亿美元。究其原因是(1)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69.
70.
巴塞尔资本协议中资产证券化监管框架的演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资产证券化20世纪70年代发源于美国,成为当前全球金融市场最具活力的金融创新之一,其发展与巴塞尔资本协议有密切的关系.从1988年的巴塞尔资本协议推动银行利用资产证券化进行资本套利,到1999年6月巴塞尔资本协议第一次征询意见稿正式将资产证券化列人监管范围,再到巴塞尔委员会对资产证券化处理几易其稿,资产证券化框架至今仍在讨论之中.巴塞尔资本协议在推动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同时,又引发了对巴塞尔资本协议本身的不断修订.实际上在早期阶段,巴塞尔资本监管框架并没有把资产证券化列入,但随着监管框架的不断完善,巴塞尔监管委员会认为"资产证券化的处理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不可或缺的部分,如果缺少了该部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将达不到监管的目的"1.资产证券化在监管框架中的相对地位的变化由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