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5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8篇
财政金融   2156篇
工业经济   92篇
计划管理   795篇
经济学   834篇
综合类   420篇
运输经济   39篇
贸易经济   1067篇
农业经济   135篇
经济概况   744篇
邮电经济   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132篇
  2016年   169篇
  2015年   159篇
  2014年   352篇
  2013年   321篇
  2012年   283篇
  2011年   274篇
  2010年   334篇
  2009年   415篇
  2008年   528篇
  2007年   402篇
  2006年   441篇
  2005年   383篇
  2004年   336篇
  2003年   377篇
  2002年   284篇
  2001年   257篇
  2000年   216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 毫秒
81.
实行房贷证券化,能够积极有效地推动银行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增强国家宏观政策施行的效果,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借鉴美国等模式的经验,推进我国房贷证券化,需要构建适合我国MBS发展模式及其体制建设,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提供发展空间,创造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82.
在现代金融经济学的背景下,行为金融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传统货币经济学的种种限制和假设,使金融市场的参与者被置入一个更真实的世界。行为金融理论不仅包括对金融市场投资者和交易者的行为组合分析、行为反应和交易策略研究,而且对货币经济理论中无法获得的解释,根据交易者偏好、决策的可变性及决策程序的经验作出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83.
资产证券化是基于资产层面的融资方式,它打破了传统的股权和债权的融资模式,成为当前最具活力的金融创新工具。资产证券化有利于缓解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它能够降低经理人努力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噪音,从而缓解了代理成本的问题;另一方面,资产证券化具有特有的交易结构,能弱化资产证券的柠檬折扣,实现低成本融资。  相似文献   
84.
本丈介绍了资产证券化的概念、特征,分析了特别目的载体(SPV)的运作,突出强调其风险隔离作用,最后讨论了SPV的信托模式,从法律角度对其适用性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5.
资产证券化现已成为国际上流行的金融创新技术,但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对探讨资产证券化时,原资产所有者与SPV的财务报表是否应该合并,对SPV各种设立形式的税务负担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6.
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对其管理上的流动性、效益性以及安全性都有重要的影响.借鉴国外商业银行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我国商业银行应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方式积极稳妥地推行资产证券化,同时,政府应当从立法、税收、会计准则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87.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项很好的融资方式,在我国现阶段还不能解决国有银行的巨额坏账和国有企业的财务困境,最有实施可行性的就是解决银行的现金流问题。我国广泛开展资产证券化的环境尚不具备,可以先采取以点带面的形式开展。  相似文献   
88.
不良资产证券化作为金融创新工具介绍到中国已有十多年的时间,在理论上争论很多,但实践上却在不断的试点中。本文从资产证券化的涵义入手,分析了我国不良资产的现状,探讨了不良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可行性,并在描述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实践进程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在实施不良资产证券化时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9.
资产证券化是指将非流动性的资产转变为流动的、可在证券交易市场上进行交易的证券的过程。资产证券化是一个复杂而精巧的交易结构设计,其安全、有效运作必然有赖于一个完善、用全的法律环境。本从发起证券化的法律依据、证券化资产的转让、SPV的设立与运作、机构投资的培育、税费减免等方面分析了资产证券化在我国推行的法律障碍,并提出了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的方向。  相似文献   
90.
成熟阶段的高新技术产业资产证券化具有一定的融资功效,也是一项保障高新技术产业不断扩张的融资安排。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新技术产业证券化的融资运作框架,既有利于维护发起人的权益,也有利于维护证券投资者的权益。目前,选择出口贸易应收款和预期知识产权转让收入,作为主要资产进行证券化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对不同的证券化资产,应选择不同的模式。要改善法律等外部环境,以保障高新技术产业证券化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