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6篇
工业经济   9篇
计划管理   48篇
经济学   40篇
综合类   42篇
运输经济   16篇
贸易经济   47篇
农业经济   40篇
经济概况   172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年交易额1000亿元,10万个就业岗位,聚集20万人口的生态物流新城; 雄踞长江上游、傲立中国西部的国家级综合性枢纽公路基地。西部最大的公路物流基地。  相似文献   
82.
《物流科技》2012,(7):121
"港城涪陵"先后投资300亿,建设长江上游中心最大的物流中转港。涪陵,位于重庆版图的几何中心,坐拥长江、乌江两条黄金水道。尤其是长江航道,5000吨级船舶、万吨级船队可终年抵达的长江最上游便是涪陵。这就是涪陵公路、铁路和水路立体交通得天独厚的优势。在重庆市创造了水运6个第一。涪陵区现有共有21家造船厂、  相似文献   
83.
50年后.当我们的科技、经济、生态环境完全协调发展之后.当我们乘“天梯”登上万里高空俯瞰西部大地时.长江上游干流和三峡工程已变成“小桥流水”.重庆、成都、西安和秦岭、峨嵋、神农架已变成“山林人家”.中国的西部岂不是最美好的人间天堂吗?[编者按]  相似文献   
84.
85.
早在10多年前,全国政协委员王济光在担任重庆市政府口岸办副主任时,便提出构建“南向通道”的设想,这也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最早的思考之一。在王济光看来,这对于地处长江上游、西部地区唯一直辖市重庆来说,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重庆应当在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找准定位、积极作为,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齐心协力办好合作的事情。2022年全国两会上,王济光对西部陆海新通道提出了自己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86.
2005年10月21日,由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和中国区域经济学会联合举办的长江上游经济发展与长江流域经济合作研讨会在重庆工商大学召开.来自国内各大高校和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国家发改委信息中心、四川省社科院以及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研究所等各部门的专家和学者出席了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87.
长江上游经济带在未来区域发展中的战略取向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区域经济带(区)和都市圈(群)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并且各大经济带(区)和都市圈(群)的“多极并进”也将成为我国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大趋势。长江上游经济带在未来区域发展中的战略取向就是要立足自身实际,谋求内部整合;依托“长三角”,积极与流域各经济板块开展合作;与“泛珠三角”开展合作,并借此与东盟沟通。  相似文献   
88.
从对国内都市圈的研究来看,都市圈功能定位的基础理论主要有全球化理论、区域化理论、一体化理论和专业化理论四种.本文在对我国"三大都市圈"功能定位的研究与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和阐述重庆如何构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  相似文献   
89.
在建立黄河上游多民族经济开发区的同时,建立长江上游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区,以区内优势自然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全面开发大西南的战略突破口和扶贫试点,把大西南开发与大西北开发作为我国西部开发的一项有机整体通盘加以考虑。使长江上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黄河上游多民族经济开发及沿海经济发展战略形成鼎立之势,相互呼应,相互推动、相互配套。进而从整体上形成我国的全面、全方位开放和区域之间的广泛联合和协作格局。这对于我国四化建设大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是一项益及今人、惠泽子孙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