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9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6篇
经济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3篇
农业经济   5篇
经济概况   6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一、保险行业经营安全刑事风险的类型化分析(一)保险行业经营安全刑事风险的概念保险行业经营安全刑事风险,是指因保险机构或者保险从业人员在实施销售、承保或理赔等保险业务过程中存在的不合规行为,以及保险从业人员、社会闲散人员非法获取保险消费者信息,围绕保单销售、退保、贴现、贷款等,以非法手段骗取保险机构佣金或保险消费者钱款,实施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职务侵占、诈骗、洗钱、非法经营等保险黑产违法犯罪行为,导致保险机构或者其员工承担法律责任、受到相关处罚、造成经济或声誉损失以及其他负面影响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财会月刊》2008,(2):27-27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善意取得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0]187号)规定,纳税人善意取得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指购货方与销售方存在真实交易,且购货方不知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是以非法手段获得的。  相似文献   
13.
孟玉婷  战岐林 《辽宁经济》2005,(12):105-105
纳税人生产经营需要政府的许可。纳税许可即指纳税人使用纳税的方式取得的政府许可;非纳税许可指逃税等非法手段或税筹筹划。下面将分析纳税人对纳税许可的需求量与纳税许可的价格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财务舞弊是行为人为了谋取不正当的利益,用欺骗的手段进行违法乱纪的一种故意行为。凡是财务舞弊,行为人都有不良目的,都是经过事先预谋,精心策划,并运用公开的或隐蔽的非法手段进行,都会给受害人造成损失.下面谈一下如何控制财务舞弊。  相似文献   
15.
所谓“小金库”是指实行农村财务“双代管”后,村集体经济组织为逃避乡镇经管部门和村民主理财小组的监督和管理,违反国家财经法规,采取隐匿收入、虚列支出等非法手段,私自将部分收入不按财务制度规定列入本村账目核算而私设的“账外账”和私存的“账外款”。加大对“小金库”的审查力度,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6.
《农村金融研究》2012,(4):79-79
中国人民银行河南省新野县支行何虹、海猛2012年3月14日来稿指出,信用卡不当催收可能导致:一是银行需共同承担责任。如果外包机构和外包人员为追求催收业绩,采用非法手段进行催收,产生侵权后果,银行作为委托人,虽然可以在委托协议中约定非法催收的后果由外包机构承担,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会计行为失控现象在企业经常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主观原因主要是会计行为人故意所为,这些行为人大多业务精通、懂法熟规,但为达贪污、盗窃、编造业绩等的,以身试法、滥用权力,采取伪造、篡改、虚构等非法手段,使其会计行为违犯制度和规范,由于是故意所为,因而在形式上极为隐蔽,很难查清。如果在管理上措施不得力,控制不得法,这种行为就可能肆意蔓延,  相似文献   
18.
国际贸易欺诈通常是指在国际货物贸易、航运、保险和结算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利用国际贸易规则纰漏,故意编造虚假情况或故意隐瞒真实情况,以非法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货物、金钱或船舶的行为。根据进出口业务的主要流程,国际贸易欺诈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所谓舞弊就是行为人为了达到非法侵占社会利益等目的而采用的极为隐蔽的非法手段,掩盖经济活动以及表现经济活动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故意行为,而且这种行为又往往是利用某种行政权力或垄断地位形成的。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商务电子化和管理信息的快速发展,经济行为更加复杂,经济领域的各种舞弊行为和违法犯罪活动,如弄虚作假、权力寻租、钱权交易、金融诈骗、贪污腐败、行贿受贿、洗钱、偷税等日益严重。  相似文献   
20.
陈卓 《税收征纳》2014,(8):16-16
近日,武汉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在侦办一起特大虚开专用增值税发票案件中发现,犯罪嫌疑人在没有真实货物往来的情况下,通过非法手段获取某进口企业名称、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以下简称"缴款书")、海关进口货物报关单(以下简称"报关单")内容等有关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