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7篇
  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67篇
工业经济   28篇
计划管理   201篇
经济学   71篇
综合类   40篇
运输经济   11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65篇
农业经济   35篇
经济概况   402篇
信息产业经济   21篇
邮电经济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41.
编者按:生命有多轻?生命有多重?当你认为她轻,她就会易碎如桌上的花瓶。当你认为她重,她能够忍受一切挫折与痛苦、穿透不测之风雨。直到天边亮出彩虹。这是一位父亲和他高位截肢孩子的真实故事,这个孩子在2010年6月参加全国高考,以宜良县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被中山大学翻译学院录取。  相似文献   
142.
陈焕民 《魅力中国》2011,(12):339-339
高三数学,不同于高一高二阶段,随着知识内容的进展,由单纯新授课转变到复习课,由单元知识的测验转化到全面知识的考查,通过全面细致地复习,强化的训练,进而以平静的心态,高水平的能力,在高考中力争取得好成绩,发挥出自己水平。  相似文献   
143.
王琦 《中国西部》2012,(36):100-101
因不肯妥协返乡读书而辍学在家,在微博上高调争取异地高考权利,与沪籍人士就异地高考"约辩"……近日,15岁的非沪籍女生占海特和她的家庭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在获得众多类似遭遇者支持的同时,也被部分沪籍人士斥为"蝗虫"。(12月3日《京华时报》)包容性决定了一个城市的胸襟和气度。上海虽一向自  相似文献   
144.
异地高考政策的出台,解决了考生户籍的障碍,是教育公平的体现,也是教育制度不断完善的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异地高考能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45.
视觉     
《中国经济快讯》2013,(21):54-57
古代也有关于“异地高考”的博弈。明代严禁读书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应试,导致有人需要骑马、乘船甚至步行百干里返回原籍赴考。公元1600年,经过不懈努力,常在外经商的浙江盐商及其子弟得到了“商籍”(类似于现在的北京市工作居住证),接着朝廷下令,允许盐商子弟参加“异地高考”,且“录取指标”由当地提供。  相似文献   
146.
据重庆市招办人士透露.今年重庆高考报名人数虽有增加,但相比同等人口的省市来说,考生仍偏少。不容忽视的是,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有上万名学生没有报名。据介绍,与三年前的高中入学数量相比,高考报名人数比当初减少两万人左右。  相似文献   
147.
滕华 《黑河学刊》2011,(4):144-145
结合近几年高考学生优秀作文和教学实践,总结出议论文的几种结尾方式,为学生议论文的结尾提供行之有效的章法借鉴。  相似文献   
148.
贾可 《经营者》2011,(11):122-124
上汽通用五菱总经理沈阳论合资自主。他说:“就像小学生读完小学读中学,读完中学参加高考高考之后如果有点志向的话再去留学,上汽、通用和五菱的合作就是请一位国外的老师上门”  相似文献   
149.
微言微语     
《中国西部》2013,(9):126-127
微话题@恢复全国高考统考@金羊网:#全国两会#【俞敏洪建议高考恢复全国统考】"异地高考政策一瞬间就把公民分成三六九等。这个政策有意义吗?当然没意义。"3月9日,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俞敏洪直言不讳地说,并建议以恢复和完善全国统考为大方向来逐步推进,即坚持"全国统一考试。"  相似文献   
150.
解晓莉 《魅力中国》2013,(14):173-173
什么是“写近年,高考语文考查内容的顺序和分值有所调整:减少了语言文字运用的分值,字音、字形等“死知识”的考查也弱化了许多;增加了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的分值,重在学生审美体验和鉴赏能力的考查。历年高考诗歌鉴赏选取古典诗词,又以“写景抒情”的题材居多,“写景抒情”诗这一传统题材作为考查的重点,因此,“写景抒情”诗歌在试题中占有极大比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