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4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7篇
财政金融   484篇
工业经济   9篇
计划管理   238篇
经济学   86篇
综合类   94篇
旅游经济   5篇
贸易经济   48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9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评价指标体系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于经济责任审计可避免审计的随意性和不同审计人员审计的不一致性,本文以高等院校为主体从合法合规性、效益性、目标性等方面设计了经济责任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2.
上市公司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我国深沪两市A股上市公司2003年年报中披露的数据,对可能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年度审计费用的主要因素,运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上市公司资产总额、纳入合并报表的控股子公司数目、其他应收款占总资产的比例、公司和事务所是否位于经济发达地区和董事会规模与年度审计费用显著正相关,而独立董事人数与年度审计费用显著负相关;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例、存货占总资产的比例、审计意见、当年和前一年度的盈利状况等因素对年度审计费用的影响并不显著。因此,我国上市公司审计费用主要由审计的产品费用所决定,从而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收费主要反映了现实的审计成本,而审计风险等潜在风险成本并没有在审计收费中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23.
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实施的制约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实施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要保证审计委员会制度得以全面建立并同时真正发挥其作用,不仅要得到国家法律法规的认可,更重要的是应彻底改变目前上市公司中普通存在的“一股独大”及“内部人控制”现象。  相似文献   
24.
国有企业审计监督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下,国有企业不仅要接受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内部多种形式的监督,而且还要同时接受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的监督。由于各种审计主体职责重复、各自为政,在导致审计资源严重浪费的同时,还造成许多国有企业长期缺乏有效的审计监督。本文从我国国有资产监管体系的现行架构出发,对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及其他多种审计主体的分工与配合问题进行了研究,为国有企业建立合理有效的审计监督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
审计结果公告在发达国家是一种通行做法,近年来我国也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完整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尚未建立。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建立是一个系统工程,受政府信息公开程度、审计模式、审计规范体系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文章从以上环境因素着手,分析比较了中美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异同,以期对我国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建立和健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本文通过对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现有的省级《审计监督条例》中关于经济责任审计规定的比较分析,结合中国审计现实情况,提出国务院制定《经济责任审计条例》应明确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现阶段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27.
本文对高校内部审计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目前高校内部审计存在审计机构独立性差、审计领域较窄、审计质量不高等问题,探索了高校内部审计发展的必要性,并为高校内部审计的发展重新定位,提出了建立审计委员会、财务审计与管理审计并重、开展风险导向审计、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等建议。  相似文献   
28.
吴秋生  杨瑞平 《当代财经》2007,(10):108-112
为了明确并充分履行政府审计职责,政府审计机关应当正确处理与独立审计之间四方面的关系:审计业务的委托与被委托关系,政府审计不应当把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审计业务委托给独立审计组织去做;审计质量的监督与被监督关系,政府审计不应当对独立审计质量进行监督;审计成果的相互利用关系,政府审计应当正确利用独立审计成果;审计职责范围的划分,政府审计不应当与独立审计组织进行联合审计,而应当合理划分各自对国有控股企业的审计职责.  相似文献   
29.
审计专业判断是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胜任能力和专业经验的有机统一和外在表现,当审计人员面对复杂审计事项和不确定审计环境时,正确的审计判断是审计人员能否作出合理认识、评价、预测和决策的必要条件,也是审计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本文从审计判断的特征、成因入手,探讨了在现代审计模式下审计判断在审计过程中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30.
政府绩效审计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40年代以后,政府审计的范围发生了很大变化,政府审计开始进入以政府绩效审计为中心、政府绩效审计与财务审计并存的现代审计发展阶段,能否不失时机地选择并接受政府绩效审计成为衡量政府审计是否具有活力的标志之一。本文对我国现有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进行了分析,并为绩效审计的有效实施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