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6篇
  免费   38篇
财政金融   654篇
工业经济   19篇
计划管理   207篇
经济学   409篇
综合类   142篇
运输经济   21篇
旅游经济   17篇
贸易经济   161篇
农业经济   86篇
经济概况   228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82篇
  2011年   250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Our main objective is to set out and apply a SEEA-based methodology to reflect the true value of forest resources in India's national and state accounts. We establish that a “top-down” approach using available national databases is both feasible and desirable from a policy perspective. In this paper, we address four components of value creation in forests: timber production, carbon storage, fuelwood usage, and the harvesting of non-timber forest products. The results of our analysis suggest that prevailing measures of national income in India underestimate the contribution of forests to income. The income accounts of the Northeastern states in particular are significantly understated by these traditional (GDP/GSDP) measures. We are also able to identify some states which performed poorly in the context of our sustainability framework, reflecting natural capital losses due to degradation and deforestation. Our results highlight the need to integrate natural resource accounting into the national accounting framework in order to generate appropriate signals for 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 and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forest resources which are widely used by the poor in India, as well as being significant stores of national wealth.  相似文献   
62.
袁晨 《时代经贸》2007,5(7Z):156-157
在LLSV把金融模式的差异归结为各国法律制度的差异时,Stulz则指出文化与金融之间存在很大关联。文化对金融的影响力通过三种途径:文化决定价值观,文化决定制度,文化影响资源在经济体中的配置。中国金融的发展同样也能发现传统文化作用的印记。  相似文献   
63.
文章扩展了STIRPAT模型,使用1995-2011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中国城镇化进程在全国以及区域层面上对能源消耗的需求变化与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全国层面上,城镇化增加了对能源消费的刚性需求且对二氧化碳排放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城镇化对二氧化碳排放量影响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在东部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增加了二氧化碳排放量,但在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基于以上结论,文章探讨了未来中国城镇发展的相关对策:适当控制土地城镇化发展速度,积极探索低碳城镇化发展模式,培养市民良好的低碳生活方式,优化与调整地区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费结构。  相似文献   
64.
为合理测算中国碳排放总量, 提出了以单个人为基础的碳排放核算模型。个体碳排放量受其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消费倾向与投资倾向影响,而计算中国碳排放总量还应考虑人口增长的影响。对个体资本投资倾向提出合理假设,进而构建人口增长模型。最后,根据各省GDP分布情况,赋予模型一个初始财富值,核算出中国碳排放总量。  相似文献   
65.
文章构建VAR模型和CAPM-GARCH模型,分析检验了2010年7月初至2013年底期间传统能源和碳排放权交易价格对国内新能源上市公司股价波动的影响及新能源股票收益率的波动特点,研究发现:国内煤价对新能源公司股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国际油价的影响不显著;碳排放权交易价格也是引起新能源投资价值从而上市公司股价变动的重要因素;新能源公司股价指数对高科技股价指数并不敏感,反映出国内新能源上市公司科技含量不足,资本市场关注更多的是新能源的概念而非技术优势;国内新能源股票整体的系统风险在1.125~1.131之间,利好消息比利空消息能引起新能源股票收益率更大的波动。  相似文献   
66.
199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协议书》。从此以后,气候变化问题开始变成了世界性的潮流话题。经过10几年的讨论和探究,随着2007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和巴厘岛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举行以及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的召开,关于气候变化问题的讨论开始达到了白热化的地步,低碳经济作为气候变化问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所关注。  相似文献   
67.
中国加入WTO后,国有商业银行法律风险将面临看一系列突出的问题,金融机构逐渐失去原来对外资金融机械开展业务有诸多限制的政策保护,金融市场将呈现出全面竞争的趋势。  相似文献   
68.
碳交易是推动制造业绿色发展,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市场化工具,交易价格和市场规模能够反映碳交易实施状况,是影响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因素。从碳交易价格和市场规模切入,基于2008—2020年中国内地30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连续型双重差分模型评估碳交易对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效果,并考察异质性技术创新模式的传导路径。结果表明,提高碳交易价格和扩大市场规模均能显著提升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机制检验表明,碳交易价格和市场规模能够推动自主创新、减少技术改造投入,进而影响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而技术引进并非有效路径。进一步研究发现,自主创新对技术改造存在挤出效应。研究结论对完善碳交易制度顶层设计、精准制定技术创新配套政策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9.
The choice and timing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under uncertaint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sheds new light on why timing and entry mode should be considered simultaneously in the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literature. We derive the profit levels at which it is optimal to switch from exporting to setting up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creating a joint venture, or licensing production to a local firm. The preferred entry mode depends on uncertainty about future profits, tax differentials between the home and the foreign country, the cost advantages of local firms, institutional requirements, and the degree of cooperation between partners in a joint venture.  相似文献   
70.
基层财政解困:一个财政体制变迁的分析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发  周琛影 《经济学家》2007,(1):111-117
基层财政困难已影响到部分地方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基层财政陷入困境的最直接根源是财政体制不规范,事权与财权高度不对称.解困的根本出路在于规范政府间财政关系,进行财政体制创新.但财政体制变迁不能局限于边际微调,须考虑政府财政级次问题.本文提出推行"省管县"体制与撤消乡镇级政府两项改革,将政府层级由五级简化为三级,对应形成三级财政.并以这三级财政为架构,重新设计财政体制,合理配置政府间事权财权,以推动基层财政彻底解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