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38篇
  免费   167篇
  国内免费   18篇
财政金融   1084篇
工业经济   172篇
计划管理   1241篇
经济学   2576篇
综合类   875篇
运输经济   69篇
旅游经济   81篇
贸易经济   803篇
农业经济   371篇
经济概况   165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170篇
  2021年   225篇
  2020年   364篇
  2019年   190篇
  2018年   149篇
  2017年   200篇
  2016年   232篇
  2015年   193篇
  2014年   413篇
  2013年   542篇
  2012年   674篇
  2011年   974篇
  2010年   620篇
  2009年   698篇
  2008年   757篇
  2007年   667篇
  2006年   565篇
  2005年   313篇
  2004年   196篇
  2003年   178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156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91.
长江开发战略是我国跨世纪发展的重要的国家战略。也是西部开发成功与否的关键与突破口。长江经济带整体发展水平较高,但区域内存在较大的不平衡,长江上游地区相对落后。重庆作为长江上游中心城市,要发挥其城市聚集效应就必须探寻和实践依靠内力发展地方经济的道路,寻求知识和技术为本的区域发展战略。重庆要加快企业集群的建构,增强集群效应与竞争势力;跳出农业看“三农”,促进工农业和城乡协调发展;实施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产业体系;构建教育与培训创新体系,提高区域发展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吸收技术的能力。  相似文献   
992.
“两岸共同市场”的特殊构架与机制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两岸共同市场”是基于两岸经贸合作已有的基础、区域一体化中“共同市场”模式的特征和当前海峡政治生态的特殊性相结合而产生的构想或概念性体制方案,它是符合两岸关系发展内在要求的体制构架。实现这一构架的关键在于构建持续、常规化的协调机制,以扩大两岸经贸交流的规模和领域,提升合作层次,实现两岸经济的有效融合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993.
民进党执政以来,经济衰退和失业高涨成为岛内经济的基调,日积月累,逐步形成了“经济病”。而“经济病”的根源在于“台独挂帅”的“政治病”。  相似文献   
994.
金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应注重“量的扩张”与“质的提升”两个层面,应该精准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在金融教育高质量发展“所依之事、所处之时、所临之势”的外延下,其与思政建设表现为“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共融机制也尤为重要。面对培养体系、思政资源、教学设计等层面的显著问题,应构建金融教育高质量发展与“大思政”建设的共融格局,有机融合、贯穿思政教育于金融教育培养环节,打造课程思政师资队伍并丰富思政教学方法,旨在实现思政元素在金融专业教育体系中的“善用”,实现金融教育高质量发展与思政建设共融的格局建设。  相似文献   
995.
新疆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目标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循环经济是人类反思自身经济发展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产物,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载体,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符合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本文在阐述新疆发展循环经济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疆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思路和战略目标,并从六个方面提出了新疆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6.
财政收支规模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新疆财政收支规模与新疆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明确了新疆宏观税负、财政支出总量与结构对新疆经济的影响,说明新疆税收收入的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不和谐因素、新疆财政支出结构不尽合理,尤其是与民生相关的指标较低等问题,从而提出了调整经济结构、优化税源结构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7.
长江经济带集中了中国大部分的高技术与高能耗产业,过度依赖能源已成为影响该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采用面板数据从时间序列和截面两个维度对长江经济带11省市的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进行分析,可以克服样本量小的缺点,更好地观察区域差异的动态变化。以人均能源消费量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横纵坐标,构建二维组合矩阵,将长江经济带划分为4个不同的区域:江苏、江西、湖南、湖北、重庆、四川属于经济高增长能源消费高增长区;浙江、安徽、贵州属于经济高增长能源消费低增长区;云南属于经济低增长能源消费高增长区,上海属于经济低增长能源消费低增长区。  相似文献   
998.
崔世娟  蓝海林 《特区经济》2007,225(10):31-32
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明朗,在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下我国企业如何利用机遇发挥自身优势,通过企业战略联盟实现跨越发展,是当前学术界与企业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阐述了经济全球化、战略联盟的涵义,分析了经济全球化为我国企业带来的重大机遇与挑战,并探讨了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企业进行战略联盟的影响,最后提出我国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下进行战略联盟实现快速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99.
家电下乡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琼  ;吴小翎 《特区经济》2009,(8):127-129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比重大,农民生活水平的好坏、消费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总体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国家取消了农业税,陆续出台了粮食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降低了农民的生产成本。然而全面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购买力的增长和拉动农村消费,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不断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拉动农村消费成为新闻、报纸上经常出现的名词。由财政部、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家电企业、流通企业共同启动的"家电下乡"活动,无疑是响应这一号召的重要举措。随着活动的继续深入开展,其正负经济效应日益凸显,但总体来说,家电下乡的政策效果是农民获益、企业促销、政府扩大内需和相关产业大发展的多方共赢。  相似文献   
1000.
Recent research establishe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law and finance (and hence economic growth), restarting a debate on the “law matters” thesis. However, which way the causality goes is still not clear.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use the ongoing reform experience of China, especially its capital market experience, to examine the direction of causality. First, we show that China's recent experience is largely consistent with Coffee's [Yale Law Journal 111 (2001, October)] “crash-then-law” interpretation of this correlation. Indeed, it is the large and clearly defined constituency of investors that has been a key driving force behind much of the recent legal progress. The rights and economic interests of this constituency have fundamentally challenged the traditional emphasis of the Chinese legal culture on administrative and criminal sanctions, but not on civil litigation law. Second, we compare the different contributions to legal change made by the stock market and the consumer product markets. We argue that capital markets are perhaps the most conducive to the formation of a politically powerful constituency and hence more aggressive legal change, because of (1) the higher degree of commonality among interested parties and (2) immediately measurable and tangible damages. These two characteristics not only allow investors to identify with each other more easily, but also create an ideal basis for more debate in the media, which in turn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a legal cul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