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4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13篇
财政金融   1126篇
工业经济   75篇
计划管理   560篇
经济学   562篇
综合类   255篇
运输经济   8篇
旅游经济   23篇
贸易经济   187篇
农业经济   77篇
经济概况   32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133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146篇
  2014年   260篇
  2013年   215篇
  2012年   204篇
  2011年   291篇
  2010年   184篇
  2009年   198篇
  2008年   211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傅鹏  黄春忠 《南方经济》2021,40(11):60-79
2014年以来,以主要集中于民企的"结构性违约"宣告了中国信用债市场刚性兑付的"结构性打破",债券市场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利用2013-2017年债券数据,本文深入分析了结构性违约对评级机构行为和效率的影响,主要有如下发现:首先,信用评级的市场公信力会因政府隐性担保导致的"刚性兑付"而削弱;其次,结构性违约爆发之后,信用评级的整体效率有所提升,但在不同发行主体呈现分化,对于非城投类企业,信用评级对发行利差的影响显著增大,意味着评级公信力的显著提升,而对于城投类企业,评级效率并未明显改善;进一步研究表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评级机构在违约后采取了差异化的评级策略,对于违约风险较大的非城投类债券,评级机构倾向采取"收紧评级"的策略;对于违约风险较低的城投债,评级机构倾向于采取"放宽评级"的策略。这种策略性行为是导致市场"信用分层"的重要原因,并有可能推升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  相似文献   
152.
通过对维生素C注射液旧的生产工艺进行改进,考察其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解决了维生素C注射液颜色发黄、pH不稳定、质量分数下降的质量问题。采用新工艺生产出的维生素C注射液符合法定标准且质量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53.
跨国公司作为全球化的驱动器既给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稳定带来正面影响,甚至成为社会稳定的一种标志,但又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负面效应.本文从社会稳定的角度出发,探讨了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二重性以及对中国的影响,最后认为:中国要在开放中坚持双赢的策略并加大风险意识;同时应倡导跨国公司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54.
社会信用和经济信用相辅相承,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比肩发展,然而现实社会却出现了众多信用缺失问题.本文运用博弈论分析方法,从经济学角度解释了信用缺失问题的理论成因.  相似文献   
155.
战略联盟组织的稳定性、组织治理与信用约束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魏玮 《经济管理》2006,(8):49-55
本文运用博弈论的分析框架分析了战略联盟组织不稳定性的原因在于战略联盟组织的中间组织性质所导致的战略联盟组织对机会主义行为约束的弱化,进而揭示了战略联盟组织稳定的关键在于组织内成员的博弈支付结构和博弈者对未来的预期。在此基础上,从组织治理结构的角度提出了稳定战略联盟组织应建立有效的信用约束机制的结论,阐述了这一机制的目标和内容,并针对我国战略联盟组织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6.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出口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逐渐放缓,消费成为了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点,信用经济是各行各业的连接器,也是拉动内需的“法宝”和撬动经济增长的“利器”。当前,我国信用经济发展面临数据“孤岛”、个人信用信息保护不足、“羊群效应”明显等问题,随着区块链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区块链与社会经济发展融合成为趋势,区块链和信用经济十分契合,可以解决信用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推动“区块链+信用经济”创新发展,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信用法律体系;保护用户信息安全,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强化信用监管,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推广智能合约,拓展业务场景;搭建人才支撑发展体系,提供智力保障。  相似文献   
157.
华坚  黄媛媛  邓丽 《水利经济》2020,38(3):33-38
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中,公众是重要的参与主体,个体间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及心理素质的差异性会直接影响稳评结果。公众参与成熟度是公众参与的衡量要素,由能力成熟度和心理成熟度两个方面构成。从能力与心理两个角度设计调查问卷,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究内部影响路径。结果表明,公众参与心理成熟度直接影响能力成熟度,而能力成熟度又通过参与意愿影响着心理成熟度,两者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政府可以通过开展道德素质教育,改善公众参与动机,以提高公众参与心理成熟度及能力成熟度,最终整体提高公众参与成熟度,保证稳评工作的质量,提升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决策科学性。  相似文献   
158.
土地产权趋于稳定将强化农户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进而激励农户改进农业生产行为,但这种激励具有情景依赖性:由于农户进行农业生产经营的能力和目的不同,并不是所有的农户都会因此而改进农业生产行为。采用2018年广东省“千村调研”数据,分析确权颁证对农户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影响,结果表明:农地确权颁证虽然赋予农户实现农地价值的剩余权,但能否促进农户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还取决于农户自身的获益能力和收益本身的效用。如果农户缺乏实现农业生产超额利润的能力(低收入农户),即使土地产权趋向稳定,也难以产生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动力;如果实现农地价值的最优方式是“他用”而非“自用”,即使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会带来农业生产超额利润,农户也不会积极采纳;如果农户具有实现农业超额利润的能力(高收入农户)和预期(以农业为主业的农户),则确权颁证会促进其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农地确权颁证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促进有着情景依赖性,因而,在农地确权颁证的同时要完善农地流转制度,通过土地产权稳定和流转稳定的双重激励更有效地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积极施行绿色生产行为。  相似文献   
159.
段翀 《技术经济》2020,39(5):35-47,59
网络借贷作为一种新型互联网金融模式,提升了金融资源使用效率,缓解了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局。构建合理的网络借贷信用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对网络借贷的潜在风险及时甄别与预防,对互联网金融健康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根据K-S检验与距离相关分析相结合,筛选对借款客户违约状态甄别能力强的指标,建立了网络借贷信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P2P网络借贷(peer to peer lending,个人对个人借贷)平台LendingClub交易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不仅借款金额、借款利率等借款标的特征对借贷者违约具有显著相关性,借款者年龄等个人特征、借款者年收入等财务特征以及借款者违约次数等信用特征均对借贷者违约风险产生显著影响。投资者在出借资金时,往往青睐于已婚、年龄适中、具有一定工作经历、历史违约次数较少的借款人。因此,风险监管部门应构建网络借贷违约风险评估模型,对P2P平台进行风险监测,同时建立关键信息共享机制,融合多源数据,明确审查范围,实现P2P网络借贷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60.
土地整治对中国粮食产出稳定性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研究土地整治对粮食产出稳定性的贡献,为制定合理高效的土地整治政策,促进粮食增产稳产提供依据。研究方法:采用H-P滤波法实证分析中国粮食产量的波动性及增长趋势,然后基于C-D生产函数,分别建立趋势产量和波动强度面板回归模型,分析土地整治对粮食产出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1)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用化肥施用量均对粮食长期趋势产生不同程度促进作用;农业劳动力对主产区粮食长期趋势影响显著为负,对非主产区却有正向影响。(2)土地整治面积和单位面积投资额均降低了全国及主产区粮食产量的波动程度,土地整治规模在全国和主产区的影响系数分别为-1.4162和-2.2215;单位土地整治面积投资额在全国和主产区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7589和-1.3509。(3)土地整治新增耕地面积对全国和主产区的粮食产量波动强度影响为正,影响系数分别为0.8018和1.3931。可能是通过土地整治新增的耕地质量较低,产出不高,导致了粮食产量波动。土地整治投入在非主产区均表现为不显著。研究结论:应继续推进尤其是主产区的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加大土地整治投资强度,建立长期稳定的投入机制,合理使用整治资金,注重提高新增耕地质量和综合生产能力,同时将土地整治投入和管理机制与农业生产系统运行机制、自然因素等有效结合,并制定差别化区域政策,以保障粮食增产稳产和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