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1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30篇
工业经济   123篇
计划管理   114篇
经济学   318篇
综合类   67篇
运输经济   13篇
旅游经济   24篇
贸易经济   306篇
农业经济   15篇
经济概况   11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81.
王倩 《技术经济》2020,39(7):72-89
本文以长三角地区多家企业的228名员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研的形式对工作特征、个体特征与员工数字化创造力之间的关系,在这些关系中创新自我效能感所起到的中介作用以及性别在这一中介机制中起到的调节作用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工作特征中的工作自主性和任务多样性以及个体特征中的个体数字化技术知识分别对员工数字化创造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创新自我效能感在其中起重要的中介作用,同时性别在工作特征与创新自我效能感之间起调节作用,男性更容易受到任务多样性的影响,而女性创新自我效能感的产生更易受到工作自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2.
郑季良 《技术经济》2020,39(10):38-44
制造企业的内部资源有效配置是关系到转型升级成效的内在问题,但资源配置的组态如何影响转型升级成效尚没有得到充分研究。文章将企业的资源要素分为研发投入、人才水平、发展潜力以及客户集中度四个方面,将企业规模设为调节变量,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31家制造企业进行实证研究,得到资源配置的四种有效组态形式为:高抗风险型、高创新投入型、高市场地位型以及紧密客户关系型。研究结论证实了转型升级资源配置组态效应的客观存在,既丰富了企业转型升级理论及方法,也为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及有效性分析提供了的启示和参考。  相似文献   
83.
农业供应链金融的数字化转型:理论与中国案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村电商、物联网和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业供应链金融开始向数字化转型,本文对数字化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进行理论和案例分析。研究发现,相比于传统农业供应链金融,数字化农业供应链金融借助于电商平台、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数字应用和技术,能够降低金融服务过程中的交易成本,构建农村数字化信用评价体系,优化风险控制策略,最终提高金融供给效率。目前数字化农业供应链金融已形成互联网企业驱动和数字化农业企业驱动两种模式,但是仍面临资金成本高、数字足迹缺乏和信息孤岛等问题,限制其作用的发挥。未来应加快对传统农业的数字化改造,推动农村电商的发展,支持和规范涉农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发展,最终完善数字化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为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供应链金融贡献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84.
区域中心城市经济转型:机制与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国内外区域中心城市产业转型、我国区域中心城市经济转型的动力机制、区域中心城市经济转型的模式与经验、区域中心城市经济转型的成功标志4个方面,进行了文献回顾、梳理与总结,认为在区域中心城市经济转型的时机、度、势和演化等方面的研究还有待于理论化和强化。  相似文献   
85.
从单一到多元 从制造到服务——鲁尔转型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曾经的世界城市,通过几十年的努力,鲁尔区成功实现了产业结构从单一到多元,从制造到服务的转型,从煤炭及钢铁制造中心转变为以传统工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产业协调发展的多元化综合经济区。在转型过程中鲁尔区先后采用了再工业化和新工业化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结合自身基础,采取了合理选择新的主导产业、体制创新等一系列措施。虽然鲁尔区在政府和体制环境等方面与中国的城市存在着许多差异,但其转型经验对中国城市的发展特别是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和升级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6.
入世后,中国各级政府在管理模式上与WTO规则存在诸多冲突。要化解冲突,实现对接,最积极的应对就是从我国国情出发,以WTO的基本原则为指导,努力适应新形势下政府工作的迫切需要,加快政府管理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87.
海面低仰角数字微波通信系统性能及体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海面低仰角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的特点,对海面电波多径衰落进行了理论计算,指出了通信系统抗衰落的方法和手段,并给出了一种抗衰落通信系统在海面通信试验中的测试数据。  相似文献   
88.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选择——以辽宁大石桥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辽宁大石桥为例,通过综合分析城市的产业和经济发展特点,对城市发展阶段进行了基本判定,并结合城市的综合发展条件,提出了大石桥经济转型的模式和基本路径,指出大石桥应当充分把握机遇,在当前的城市繁荣期尽快通过多元化的转型模式实现城市转型.  相似文献   
89.
郭吉涛  梁爽 《南方经济》2021,40(10):9-27
数字经济是新时代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然而现阶段数字经济普惠性发展尚未实现,掣肘着其对国内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力度。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熵权TOPSIS法测算了2012-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指数,探讨了中国数字经济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显著提升了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但区域层面上,东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明显领先于中西部地区,引领着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快速增长。从全要素生产率的分解指标来看,数字经济推动了技术效率提升,但现阶段国内关键核心技术环节薄弱以及数字产业化带来的人才和资金的虹吸效应导致数字经济对技术进步产生了阻碍作用。此外,当前数字经济对不同产业的渗透度存在明显的不均衡性,筑高了创新资源的流动壁垒,影响产业间协调创新及合理化布局,进而抑制了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力度。进一步的机制检验表明在创新环境的支持下,人才集聚及金融规模强化了数字经济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力度。  相似文献   
90.
张岩 《亚太经济》2007,47(3):36-39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流通结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主要表现为零售组织结构从众多小规模分散性构造向大中小比例适当、大规模集中性的构造转换、批发环节短缩化、物流组织社会化、流通业态多样化、流通企业市场竞争多样化、流通渠道扁平化和流通者主导化等特征。这些变化特征对日本经济效率化和经济结构改革将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