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0篇
  免费   57篇
财政金融   710篇
工业经济   121篇
计划管理   317篇
经济学   729篇
综合类   127篇
运输经济   29篇
旅游经济   26篇
贸易经济   207篇
农业经济   189篇
经济概况   391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176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229篇
  2011年   303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232篇
  2007年   161篇
  2006年   178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For stimula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land use patterns and land use changes are considered critical, and therefore effective and efficient land use policies are needed.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 that has been developed in a joint European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project (LUPIS – Land Use Policie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land use policies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n illustrative application is presented for a case study in China, where water pollution due to agriculture in Taihu Basin is a major problem.  相似文献   
152.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patterns in land use change in a low hilly region in southeast of China was analyzed from maps of converted agricultural land for 1999–2006. The factors driving farm land conversion was analyzed using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s. The amount of agricultural land loss varied temporally, 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onverted agricultural land patches decreased from low to high altitudes in the study area. Analysis using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s showed that good accessibility sped up the conversion of agricultural land to other uses, the elevation of a parcel lowered the risk of conversion, and agricultural land conversions are highly correlated with its adjacent or neighboring parcels’ land use, with the probability of being converted decreasing as the distance to nearest construction land increases. In addition, land use policy, especially the land use regulation policy issued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decreased the agricultural land loss, and the more stringent regulation on cultivated land conversion lowered the possibility of conversion from cultivated land to other use.  相似文献   
153.
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和有效性检验——基于1994-2004年数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葛兰杰因果方法对1994-2004年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和有效性进行的检验结果显示:在独立性方面,利率不是货币数量的葛兰杰原因,说明考察期内中国货币政策总体上保持了对外独立性,否定了钉住汇率制度是造成中国货币政策不独立的先验判断;在有效性方面,仅显示货币数量M0对物价有肯定的正向影响,货币数量M1和利率对产出及物价的影响力均不显著。这意味着货币政策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中国金融体系发育不成熟、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市场机制不健全等内部因素,而不应归咎于传统钉住汇率制度的外部制约。因此,提高货币政策效果的策略应该是加速金融体系的发展,完善企业治理结构,而不是放弃保持汇率基本稳定的汇率管理方针。  相似文献   
154.
本文回顾国际上相关的都市永续发展指针系统,探讨指针系统架构与内涵之间的差异,进而说明永续台湾评量系统中"都市台湾"指针系统的重要特色,以及指针项目选定的理论基础.藉由永续台湾评量系统中22个范畴的型态辨识,本文分析了都市在台湾永续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确认都市生产与生活型态对于整体永续发展的重要性,也验证了生态系统观点中都市对于环境的依存与影响.考量都市发展决策过程需要永续性的评量机制,本文利用都市永续发展指针作为政策评估的重要变量,应用交互式计算机软件<感受性系统模型(Sensitivitv Model Tools)>以系统性观点进行都市发展政策永续性的评析.透过系统软件功能掌握变量结构的完整性以及系统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并藉助于团体咨询与讨论的沟通方式建构半量化的(semi-quantitative)系统变量,配合概念化及模糊化的方式界定变量水准以及函数关系进行系统仿真工作.籍由系统仿真了解变量之间的互动关系,而政策评估案例分析显示台北市硬件建设政策较空间调整政策发挥较大的效果.永续指针与系统工具的结合整体而言提供了都市政策永续性评估的沟通与预测接口.  相似文献   
155.
长久以来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本文首先梳理了中小企业融资的理论基础,即基于"软信息"的关系型贷款.在理论分析之后,我们继之以中小企业贷款实证分析的综述,将理论与实证进行了交叉印证.接下来,我们使用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微观数据,分析了中国中小银行服务中小企业的成功与不足之处.研究发现众...  相似文献   
156.
宋旺  钟正生 《经济研究》2006,41(3):46-58
早在蒙代尔提出最优货币区理论之时,他就指出了最优货币区的范围可以大于国界,也可以在一国国界之内。本文把常用于国际经济领域的最优货币区理论运用于我国这样一个大国内部,指出我国并不满足最优货币区标准;利用VAR模型和IRF检验也证实我国货币政策存在显著的区域效应。进一步,本文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角度分析得出信贷渠道和利率渠道是导致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主要原因。最后本文提出推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缩小东中西区域经济差异,顺畅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7.
基于中国内地30个省(市、自治区)政策文本,运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QCA)进行国家级高新区科技政策研究,对不同政策类型的综合影响路径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存在4种条件变量的组合影响路径:资源投入型路径、资源协作型路径、内敛规制型路径和外向规制型路径。人力资源政策和财政优惠政策在组合路径中具有导向作用,创新平台政策和组织制度政策是影响高新区创新驱动力的内部保障性条件,外部投入型政策与内部规制型政策具有政策互补性,对制度性政策的倾斜往往会产生更显著的驱动效应。  相似文献   
158.
城市国际人才争夺战由来已久并不断升级,但针对中国城市国际人才集聚水平、影响因素和差异化政策供给的研究鲜见。以“国际人才集聚指数-国际人才集聚影响因素-国际人才集聚政策”为研究主线,以中国36个主要城市为研究对象,创新性地通过构建人力资本“投入-过程-产出”价值链理论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市国际人才集聚指数排名分为3个差异显著的层级。其中,第二和第三层级之间无较大差距,但与由北京、上海组成的第一层级相比大幅落后。中国城市国际人才集聚影响因素分化明显,第一类城市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全球城市品牌文化;第二类城市为创新型经济发展;第三类为外资传统工商业企业和产业集聚。对应地,中国城市国际人才集聚政策供给围绕外资传统工商业国际人才集聚、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国际人才集聚、多样性和包容性国际人才文化氛围营造存在三大差异化选择。首次构建人力资本“投入-过程-产出”价值链模型,为从机理上深入探索中国各类城市国际人才集聚模式及提升路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9.
武诗媛 《技术经济》2020,39(12):131-136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铸就了高速增长奇迹,目前已经具备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客观条件。本文通过梳理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相关文献,总结当下经济增长质量问题的研究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研究发现:关于经济增长质量的文献集中在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界定和解析、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维度与定量测度、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因素与调控政策等方面,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也存在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指标选取不一致、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指标缺乏宏微观维度区分、经济增长速度和增长质量关系认识不清等问题,今后学术研究当以此为重点突破方向。本文关于经济增长质量的文献梳理和评价,对各界理解经济高质量发展,确定经济增长质量的研究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0.
欧盟在其近年来的国际投资协定谈判中,提出了不少对国际投资规则进行革新的内容。中国为应对将来中欧自由贸易协定谈判,除了分析欧盟国际投资规则本身之外,更应该对欧盟国际投资规则的形成与发展趋势有清晰的把握。欧盟投资规则的形成受到《里斯本条约》的影响,在发展过程中欧盟法院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欧盟的国际投资规则发展面临着一致性问题的影响。欧盟如何协调内部投资规则的冲突,如何协调欧盟与欧盟成员在外部的国际投资仲裁中的主体地位等问题都将影响着欧盟国际投资规则的发展,更影响着中国应对中欧双边贸易投资规则的谈判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