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42篇
  免费   394篇
  国内免费   138篇
财政金融   2015篇
工业经济   308篇
计划管理   1547篇
经济学   2032篇
综合类   1003篇
运输经济   53篇
旅游经济   113篇
贸易经济   1222篇
农业经济   1039篇
经济概况   1142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84篇
  2022年   172篇
  2021年   255篇
  2020年   388篇
  2019年   337篇
  2018年   298篇
  2017年   363篇
  2016年   391篇
  2015年   287篇
  2014年   508篇
  2013年   937篇
  2012年   633篇
  2011年   682篇
  2010年   566篇
  2009年   569篇
  2008年   687篇
  2007年   616篇
  2006年   591篇
  2005年   459篇
  2004年   388篇
  2003年   287篇
  2002年   208篇
  2001年   154篇
  2000年   144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91.
文章应用博弈论研究中国-东盟贸易自由化问题。首先通过静态博弈模型分析了中国应当采取"合作"和"首先行动"策略的原因。其次,分别建立了两阶段和三阶段动态博弈模型,阐释了中国-东盟之间需要签订书面协议的重要性,并应用关税博弈模型说明了自由贸易区内中国和东盟双方应以零关税率为合作的最终目标。最后,根据实际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分析和验证。  相似文献   
992.
邢立新 《商业研究》2006,(5):170-172
计算机局域网和广域网在物流交换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广域网在信息交换方式上可分为三种模型,即直接信息交换模型,索取信息交换模型和网站平台信息交换模型。这三种模型在信息交换方式上各有优劣,它们适用的规模和范围也各有差异。制造业物流、商业流通物流和第三方物流企业在选择信息交换方式上应根据本企业自身的物流业务类型、特点、规模、经济实力情况,选择更适合、更合理的信息交换方式。  相似文献   
993.
辛瑞 《商业研究》2006,(24):186-188
不同地区的经济融合是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产业结构在更宽广的地域内得到优化配置的方式。现阶段,在中国西北部的部分省区出现了一些小范围的经济融合体。因此,基于西北独特的自然环境、资源禀赋和社会发展现状,如何使经济融合的过程符合实际,能够实现预想的目的,必须在理论准备、发展措施等方面作好相应的工作。  相似文献   
994.
张莉  吴凯 《中国市场》2007,(32):46-47
研究企业物流成本的目的在于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本文从全局的角度介绍了物流运作现状,明确目前物流成本高的瓶颈问题以及降低物流成本突破口,最后提出降低物流成本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5.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explore and examine the impressive growth of small and micro-breweries registered in the UK and US from the early 1980s. While the majority of British and American breweries continue to operate in spatially restricted areas and niche markets, a few businesses expanded significantly in terms of production and turnover, gradually acquiring larger shares of the market and competing with multinational producers at home as well as abroad. The cases of BrewDog and Sierra Nevada, used as case study examples in this article, provide an original account on how once-upon-a-time micro-breweries grew into well established companies by pursuing aggressive strategies in terms of marketing and innovation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996.
This paper examines how trusting relations between consumers and vendors of organic fresh fruits and vegetables (FFVs) in a particular type of farmers’ market (FM) in Ireland are established and maintained, and what the implications of this are. First, the food system is outlined, and then its attendant problems. These problems have led to various solutions, two of which are organic food and FMs. Then, the growth in these two areas is outlined, as is the accompanying growth in the academic literature on these two areas, some of which overlaps. Various pressures, including in particular the increasing distance food travels and disconnected stallholders and products at the FM, are suggested. In light of this, a need to apply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reflexive consumer, trust and social movements is suggested. It is found that the consumers interviewed act reflexively by choosing to go to these FMs. They prioritize the trusting relationships built up through repeated personal contact at these FMs over and above organic certification. Along with and as part of this, they prioritize local, fresh, seasonal ‘chemical‐free’ FFVs over and above imported certified organic produce. Various aspects of collective identity formation, including modes of behaviour, objects and stories, and language, are involved in this process. These elements, to some extent, act as a buffer against the pressures of distance and disconnection. Along with this, the essential meaning of the word organic is, in this particular context, reconstructed to include various socio‐environmental values missing from some certified organic produce. The word postorganic is suggested. The main methodologies used are semistructured in‐depth interviews and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相似文献   
997.
证券市场异象的行为金融学探讨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证券市场涌现了许多与有效市场理论相悖的市场异象 ,而利用最近兴起的行为金融学则可通过心理学与人类行为学等研究对这些市场异象作出与以往不同的新角度的探讨。且这对于在我国这一并不完全理性市场中的机构投资者有一定的投资策略启示。  相似文献   
998.
股票指数期货是一种新型的金融衍生工具,具有套期保值和价格发现的双重功能。在剖析股指期货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开展股指期货的前景和障碍,并为最大限度发挥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作用,制定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99.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的签署对我国金融业、网络金融业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国网络金融方面的法规存在较多问题,包括电子签名、电子支付、电子货币的发行与监管以及与国际接轨等,对此我国应完善电子银行管理办法,修改电子签名法及其相关法规,完善小额电子支付系统的法规,制定大额电子支付系统的法规,建立有关电子信用证的法规,以新的票据法规范可流通的电子票据。在此过程中,还必须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合作,充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最终促进我国网络金融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00.
股票期权的激励机理及再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朝林 《商业研究》2003,(11):10-12
股票期权是西方完善市场机制的产物,作为一种薪酬制度安排,其本质是通过经营者对所获期权时间价值的追逐来实现所有者和经营者的长期激励相容。但在我国目前条件下,考虑到市场的不规则,国企产权的不清晰及相关法律的不健全等现实障碍,在引进的同时加强对股票期权的再设计是比较符合中国的国情的。为此,必须妥善解决好一系列的问题,使股票期权在中国的推行更具有现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