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0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6篇
财政金融   218篇
工业经济   160篇
计划管理   326篇
经济学   821篇
综合类   190篇
运输经济   10篇
旅游经济   13篇
贸易经济   298篇
农业经济   73篇
经济概况   44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191篇
  2012年   203篇
  2011年   282篇
  2010年   186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179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本文利用1998—2008年的样本数据,通过实证方法研究宏观经济波动对工业所有制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增长速度、货币存量、出口增长率以及通货膨胀与国有工业比重下降速度均呈负相关关系,这说明国进民退是宏观经济景气度影响的结果。因此,我们认为宏观调控政策应从优化国有与非国有企业的融资环境、对微观结构影响的程度等方面去改善国有与非国有工业企业的经营环境。  相似文献   
132.
碳税的产业竞争力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在减排的同时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已成为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碳税是减少碳排放的一种重要手段。碳税开征与否的一个主要争论在于:征收碳税是否会影响产业竞争力。在制定碳税政策时,需要考虑碳税实施后对产业竞争力产生影响的可能性及程度,采取相应补偿措施,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3.
石油与煤炭价格上涨将对中国经济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其影响度与中国现阶段的经济特点的相关性,以及如何应对能源价格上涨的影响,都是政府宏观决策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本文运用CGE方法研究了这些问题,尤其是对石油与煤炭价格上涨影响程度的对比,填补了这一方面的研究空白。结果表明:能源价格上涨对中国经济具有紧缩作用,但对不同产业的紧缩程度不一致,能源价格除了影响经济增长,还将推动产业结构变化。对大多数产业而言,相同比例的价格上涨,煤炭的紧缩作用是石油紧缩作用的2至3倍;对于非能源密集型的服务业紧缩幅度也达3倍,石油和煤炭的经济紧缩作用程度不一致与目前中国能源消费结构基本吻合,2007年中国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的70%,而石油消费仅占20%。本文最后就如何应对能源价格上涨的影响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4.
选取中国2001-2004年连续发放现金股利的196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四个股利调整模型(PAM模型、FAM模型、Waud模型和ETM模型)和固定效应面板数据对样本公司的股利波动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每股收益及其变动是引起每股现金股利变动的关键因素。同时还发现,股利波动与公司股权结构相关,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股利波动越大;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股利越稳定。  相似文献   
135.
西方产业组织学作为现代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稳定的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本文从研究方法角度对其进行了梳理,分析了推理学派与实证学派各自研究方法的最新进展,研究表明:在推理学派中,其静态模型已普遍使用了推测变差方法,而其动态博弈模型已成为主流推导方法;在实证学派中,非参数检验、非线性回归以及实验经济学的广泛使用是其新特点。  相似文献   
136.
东北老工业基地科技投入与产出能力评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的科技投入与产出能力是区域自主创新的关键.科技投入与产出能力取决于资金的投入、科技人力资本的投入、科技经费投入产出的效率,通过这三类指标的比较分析以及多元聚类分析发现:东北老工业基地内部省份的科技投入与产出能力呈现非均衡特征,并与发达省市存在落差;提升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科技投入与产出能力关键在于发挥区域科技创新集成效应,构建多元化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构建优质的创新环境与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37.
本文对江、浙、沪商务成本构成趋势进行比对,并探讨其对产业转移路径的影响。研究表明:一般而言,随着经济发展,要素成本不断上升,交易成本逐步下降,而商务成本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商务成本构成变化以及总体上升的趋势会对产业转移路径产生影响,大多处于产业生命周期成熟阶段的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向要素成本更低区域产业转移,处于产业生命周期创新和成长阶段的新兴行业则向交易成本更低区域产业集聚。经过比对,发现要素成本上海最高,江苏最低;上海交易成本最低,粗略认为浙江交易成本略低于江苏,江、浙、沪要素成本与交易成本的差异又使得制造业与第三产业部分行业在江浙沪区域内进行转移和集聚。  相似文献   
138.
北部湾经济区在迎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的机遇与挑战时,提出了区域经济嵌入生产网络的发展模式,那么城市群间产业分工与联系的现状是否适合区域整体优势的发挥已经成为了重要的研究课题。文章运用三次产业相似系数、区位熵和灰色关联度来定量,概述了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分工与合作的现状,进而为制定深化北部湾经济区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对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9.
研究目标:测算中国分行业的能源回弹效应与综合能耗系数。研究方法:通过编制含能源实物流量的价值型能源投入产出可比价序列表,测算出能源回弹效应与综合能耗系数,结合行业综合能耗情况分析了能源回弹效应的行业异质性。研究发现:各行业在能耗方面表现迥异,能源回弹效应也存在典型的行业异质性;中国整体经济能源回弹程度并不高,能效改善可以有效节约能源,但整体经济低能源回弹的表象也掩盖了部分行业能源效率无改善和高能耗行业高能源回弹的事实。研究创新:从系统与结构的视角审视了行业的综合能耗情况,并给出了一种基于能源投入产出表的能源回弹效应计算方法。研究价值:有助于提出整体经济结构优化与节能减排的行业政策。  相似文献   
140.
ABSTRACT

Industrial heritage valorizations are usually characterized by two pervasive trends: Firstly, there is an understandable, but extremely narrow, focus on national histories of industrialization, thus excluding what has always been a constitutive element of any industrialization path after the initial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England: transboundary flows of hardware, capital, knowledge, people or power. Secondly, there is an almost exclusive concentration on the individual achievements of entrepreneurs, engineers and architects in times of peace and industrial progress. Current industrial heritage valorizations only rarely adequately reflect the other side of industrialization phases or patterns, that is, their disquieting stories of war, occupation, other forms of imposed foreign influence, disasters, social unrest and the suffering of individuals or groups triggered by, or leading to, crises, failures, relocations and destruction. Taking these blind spots as its starting point, this paper explores more inclusive ways of representing industrial heritage.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geo-historically entangled processes of transnationalization and case studies from Germany and China, the authors argue that the industrial landscapes reflect both former and current transboundary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es representing two or more nations’ painful and dissonant, but common, heritage. This should be mirrored more appropriately and consistently in industrial heritage tourism approaches and interpretation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